三肾丸【主要成份】鹿肾(滑石粉烫)、狗肾(滑石粉烫)、驴肾(滑石粉烫)、鹿茸(酥油炙)、淫羊藿(羊油炙)、巴戟天、仙茅、附子(酥油炙)、熟地、杜仲(盐炙)、人参、蛤蚧(酥油炙)等39味。【功能主治】补肾益精,温壮元阳。用于肾精亏损,元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滑精,腰膝酸冷,气短神疲。金匮肾气丸功用: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症状为: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尺脉沉细。补阴之虚,助阳之弱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有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中医所说之“肾”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是按照功能给肾下定义。中医认为,一身阴阳皆根于肾;肾主骨生髓,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属肾阳不足之表现。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方中药物配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阴中求阳”;二是“少火生气”。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含肾阴肾阳,阴阳互根。所以,凡肾虚之症,必有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但其临床表现有偏阳虚或阴虚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温补肾阳的附子、桂枝与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用量之比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从而体现了“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也说明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为速壮肾阳。抗衰防老,增强免疫从东汉末年至今,肾气丸对补肾方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许多补肾名方都由此而来,如宋代钱乙六味地黄丸、严用和加味肾气丸、十补丸,明代张景岳右归丸、右归饮等。宋代以后多认为肾气丸具有阴阳双补的作用,是驻颜延年,抗老防衰之良方。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类性激素样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有改善作用。肾阳不足,辨清可用本方治症的主要病位在肾。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其基本效用是改善水液代谢,调畅小便。应用肾气丸应具备的基本症状是:腰酸脚软,小便不调,舌质淡胖,尺脉沉细。临床多用汤剂,灵活加减。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现多用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腰痛、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肾阳不足者。【注意事项】如有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状者不宜服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