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
      对于强制性脊柱炎,治疗的话,可以使用生物制剂益赛普效果挺不错的,但是这个药太贵,如果家庭情况比较好的话可以使用。如果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可以使用督灸的方法也是不错的。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强直性脊柱炎”。1)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10sing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的常见关节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由骶髂关节向上、髋关节、椎间关节、胸椎关节侵犯性发展性疾病,以侵犯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为主,并常波及其他关节及内脏,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2)发病过程特点我们通过几十年临床实践,发现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病人只感觉到腰背疼痛,严重者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节正常。中期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较明显、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呈锯状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小关节骨质破坏。此时若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得到正确、彻底治疗,大多可以治愈,获得良好效果。可是临床上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对待,医者对X线检查未能重视,仅是对症治疗,未跳出类风湿病之旧臼;患者知道强直性脊柱病发展之趋势,求得一定疗效后便就此满足,不听医者有关坚持治疗、坚持服药的劝告而擅自停止治疗,养虎为患。本病发展到晚期时,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竹节样变。此时的症状和体征,于诊断十分容易,但却失去了治疗之良机,往往已不可逆转。3)发病率与性别及年龄特点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中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为20:1,15--40岁患强直性脊柱炎者占79%,总之,从性别发病率上分析,男子脊柱容易受损害或病变易趋严重的倾向。4)临床特征本病晚期因脊柱两侧的韧带已骨化,或脊柱间增生搭桥,严重畸形,驼背而致残,此时诊断容易,治疗却难。早、中期维持时间长,可达10--20年。1.背部或腰骶疼痛;2.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3.上升性疼痛,即自骶部向上蔓延疼痛;4.游走性胸痛;5.足跟痛;6.非对称性外周(肢体)关节炎;7.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僵直;8.全身疲乏、短气、乏力;9.视力减退或有虹膜炎。尽管有以上这些临床症状,但往往不被患者、医者重视,经泛泛治疗取效后就停止治疗,但并没有完全制止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进程,因此,必须向广大人群进行宣传、教育,了解本病的早、中、晚临床特征,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人们的身心强壮健康,享受幸福生活。强直性脊柱炎虽然难以确诊,但是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还是能够尽早确诊地!遗憾的是大部份早期确诊患者,因临床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仅是疼痛,多数患者盲目使用止痛药治疗,稍待疼痛好转,就停止治疗;而后反复发作,多次使用止痛药,直至背、腰僵直,髋关节活动受限时才引起重视。但是这时已到强脊炎晚期,部分部位已残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专家建议:15--30岁的青少年,背、腰疼痛伴早晨僵硬半年以上者,应及时到医院拍骶髂关节正位X光片,若骶髂关节有改变者,即可确诊为中、早期强脊炎。确诊后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按规定巩固一定的疗程,绝大多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5)生殖与遗传强直性脊柱炎无论发生在男性还是女性,对患者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女性可正常受孕、妊娠和分娩,男性可正常授精,尤其在疾病早期未发生关节或脊柱畸形的患者。但是,作为患者本人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病程中,如果不适当地长期接受某种可影响生殖机能的药物治疗,如国内常用的雷公藤或昆明山海棠,可导致闭经或不育。故在疾病早期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2.对于病变处于晚期,已发生严重关节或脊柱畸形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承受妊娠和分娩的负担将十分困难,对此应慎重考虑3.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HLA-B27阳性的患病父亲或母亲生下的子女,有一半呈HLA-B27阳性,这种阳性个体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度为25--50%。国内一份报告,对5例患者的5个家系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53名亲属中,患强直性脊柱炎者21例。因此,强经直性脊柱炎患者应警惕自己的下一代发生类似疾病的可能性。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温馨提示:
注意防范风寒,坚持经常锻炼,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