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描述:孩子手术前情况是:1,室间隔缺损1.1cm(膜周型),2,肺动脉增宽并有肺动脉高压,3,卵圆孔未闭.
手术后复查情况是:CDFI:室间隔补片上,下缘均可见细束左向右为主的分流信号,束宽约0.2cm,峰速:3.6m/s,压差:53mmHg.室间隔缺损修补后少量残余分流.
近期检查情况是: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16mm,瓣环内径:15mm,窦部前后径:23mm,主动脉径:13mm,弓降部:正常.
左房:前后径:21mm,房间隔延续:正常.
左心室:室间隔厚度:5mm,运动后壁:反向,室间隔中断2mm,舒张末期前后径:39mm,EF:66.6%,后壁厚度:4mm,心包:正常.
右心房径:正常;右心室前后径:14mm.
主肺动脉径:14mm,右肺动脉经:8mm,左肺动脉径:8mm.
二尖瓣:舒张期:流速1.08m/秒;压差:4.67mmHg.
三尖瓣:收缩期:流速1.6m/秒;压差:10mmHg;舒张期:流速0.61m/秒;压差:1.51mmHg.
主动脉瓣:收缩期:流速1.08m/秒;压差:4.67mmHg.
肺动脉瓣:收缩期:流速1.24m/秒;压差:6.15mmHg;舒张期:流速1.4m/秒;压差:8mmHg.
室水平:左至右/右至左,流速:1.19/1.97m/秒;压差:5.56/15.5.
孩子现在已经两岁八个月,请问您这种情况是否还需要再次手术,需要的话什么时间是最佳手术阶段,您认为是采取介入疗法的可行性怎样,大概的费用是多少? 请给予建议.谢谢!!!
哦,感觉就是室间隔缺损手术后残余分流,但还是属于少量的残余分流,我个人感觉应该不需要再次手术了,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介入不介入的问题.
因为室间隔缺损原先是1.1cm,现在也就是2mm,原先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现在没有了,所以对肺动脉压力影响已经不大了.
虽然理论上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但是毕竟几率比较小,和你手术的风险比那就可能反而更大了.而且价格也更高.
还有本身是膜周部缺损,那本身就不是人人都可以介入的,介入必须你膜部缺损距离主动脉瓣下缘至少离开3-5mm以上,那边距离三尖瓣也应有一点距离大概3mm的,否则封堵装置会影响瓣膜开闭的.那你还得心超再看清楚的.
何况膜部室间隔缺损就是可以介入也是比较麻烦的,需要股动脉和股静脉分别进入到心脏作一个动静脉轨线比房间隔缺损更加烦琐,价格也比常规手术高,风险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穿孔等等,因此是否这也要权衡的.
当然一家之言,您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