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表浅蜂窝织炎,但也可以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中医称为流火。一、病因和发病机理B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引起真皮组织的急性炎症。如将生理盐水注入病损皮肤内即可引发水疱,将此疱液培养,则约有42%~90%有溶血性链球菌。此种链球菌有溶血素“O”,有溶血作用,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红斑毒素为低分子蛋白质,使皮肤发生红斑。溶纤维素、透明质酸有分解组织作用,使细菌在组织中扩展,病损因而扩大,故称为扩散因子,又B型链球菌株与肾小球的基底膜的抗原性相似,故链球菌在体内产生的抗体能结合在肾小球的基底膜上,通过Ⅲ型变态反应,使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炎症反应。二、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小儿及老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局部因素为肾性水肿或淋巴引流不畅,使易感性增强。直接原因常由于皮炎、脓疱病或皮肤癣菌病继发感染引起,如耳及鼻前庭的感染病灶可引起颜面丹毒,足癣则常是小腿丹毒的主要原因。婴儿好发于腹部,儿童多见于脸部及耳部。成人则以小腿部多见。B型链球菌感染皮肤后经2~5天的潜伏期,突然寒战发烧,高时可达40℃,伴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皮损起初为红肿斑片,浸润增厚,表面紧张光亮,境界清楚,并可向四周蔓延,可从一侧颊部扩展到另一侧,或可在附近出现新的红斑再与原病损相连。病情严重者在红斑中间出现大疱或血疱。水肿程度视发病部位而不同,如眼眶部肿胀最明显。蔓延速度则视感染之轻重,患者在抵抗力以及治疗情况而不同。三、并发症包括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及败血症等,慢性复发可引起象皮腿。儿童患者在病后可以引起肾小球肾炎。四、其他菌类所致丹毒(一)葡萄球菌性丹毒由葡萄球菌引起,大都由毛囊炎、疖子或虫咬后继发感染引起。其症状与链球菌丹毒的不同处为皮肤红肿,中间发白,皮肤境界有时不清楚,炎症浸润重,疼痛较强,局部蔓延速度较慢。因葡萄球菌缺少溶纤维素和透明质酸酶。(二)坏疽性丹毒为化脓性细菌及绿脓杆菌或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的混合感染,也可由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皮损特点为红肿,中间为黑禢色痂,疼痛剧烈,痂皮脱落后有脓液流出,出现坏死组织。此型丹毒预后差。(三)复发性丹毒丹毒未完全治愈而再发生,多见于老年体弱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当的患者,约占急性丹毒患者的1%。其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可以不发烧,红肿程度也轻,由于淋巴管炎引起淋巴管阻塞,小腿水肿,纤维组织增生,最后形成象皮腿。五、治疗一旦确诊为B型链球菌所致丹毒,应立即给予水剂青霉素G肌注,每次160万u,每日2次。一般在1~2天之内体温即可恢复正常,但仍需继续注射10天左右,以免发展为复发性丹毒。如为复发性丹毒则应肌注1个月左右。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局部治疗,卧床,抬高患肢。可用硼酸水,酯酸铅或0.1%雷佛奴尔液冷湿敷。病愈后应检查尿以除外肾炎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