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目前一般情况:脸上和身上还有背后与四肢,都出现了大量水痘。
第一次问题补充:这些痘子有的已经结巴了,可有的还是水泡,怎么办??????????
病原体: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繁殖,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存在于疱疹的疱浆内,血液和咽分泌物中,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易感者于接触后约90%发病。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能被乙醇灭活,1次患病可获终身免疫。现代医学病理:病毒经口鼻进入人体,首先在呼吸道粘膜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水痘的疱疹只限于表皮的棘状细胞层,有退行性病变和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由于细胞的裂解、液化、和组织液的涌入,形成单房性水疱疹(天花则形成多房性疱疹),真皮层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音核细胞浸润。粘膜疹病变与皮疹相似。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若肠胃伏有湿热,或病毒深入时,则可出现气分症状。脾主肌肉,邪毒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帮故有水痘布露。本病多属于风热轻证,时行邪毒清透即解。因本病邪毒一般只伤及卫、气分,窜入营血的甚少,故病情较天花、麻疹为轻,预后良好,变证险证也少。少数患儿因毒热炽盛,内犯气营,甚或营血受累,重的可伴有高热、烦躁、面赤,痘点稠密,色赤,紫暗等重症。临床表现:潜伏期:7-17天。前驱期:起病急,幼儿前驱期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可见前驱疹如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24小时消失。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椭贺形浅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阴部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少数呈重型,见于体质虚弱幼小婴儿,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进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如风湿热或肾病患儿)患水痘时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临床表现疱疹数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儿发生恶性紫癜,多发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坏死性病变。先天性水痘,发生在出生后5-10日内,是由于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可达20%。诊断: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全身症状轻,典型的水滴状疱疹,同时见有斑丘疹、水疱与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等,即可诊断。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正常。水痘发病3日以内,取水疱液接种人胎羊膜细胞组织培养,常可分离出病毒,咽分泌物及血液也可分离出病毒,但阳性率较低。自新鲜水痘底取材,刮片、瑞氏染色,可找到多核巨细胞与核内包涵体,可作快速诊断方法之一。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在恢复期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3.并发症较常见的是皮疹继发细菌性感染。水痘脑炎,发病率低于2%。临床表现呈一般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起病后3-20日不等。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原发性水痘肺炎,多发生于出疹后2-6日,临床症状较重,X线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可持续6-12周。鉴别诊断:1.脓疱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以面部、四肢多见,疱疹液体为脓样,抹征及培养可见葡萄球菌等。2.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皮疹):当湿疹兼患单纯疱疹感染。临床表现多急起、高热、虚脱及水痘样皮疹,常呈暴发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肤受累面积广,体液大量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3.手、足、口病: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四肢远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间出现水疱疹,很少形成溃疡,不结痂。病原体为柯萨奇A16、10、17型肠道病毒等。4.苔藓样荨麻疹:多见于婴幼儿。皮疹尖端稍似疱疹,但较水痘小而坚实,多分布于四肢、躯干,分批出现红色丘疹、搔痒。多有过敏史及昆虫叮咬或肠蛔虫感染史。治疗:一般护理:本病传染性很强,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起码至痘疹全部结痂。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病儿皮肤应注意清洁,由于皮肤瘙痒,防止抓伤,应剪短指甲,带手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对有皮肤破损者,可外涂10%龙胆紫;皮肤搔痒者,可涂2%石碳酸液或炉甘石洗剂等;若疱疹破裂,可涂搽新霉素软膏。水痘应用阿司匹林者有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危险。故一般不用水杨酸制剂,可选其它药物或物理降温。皮肤有继发感染,或合并肺炎、败血症者,可分别选用磺胺或抗生素等。若合并脑炎者,可按乙型脑为治疗。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一般水痘不可应用。如水痘合并严重并发症,在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可用3-5天。若因原有疾病已用激素而后感染水痘时,如用激素时间很短,可停用,或尽快减至生理量(约为治疗量的1/5?/FONT>1/10)。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即病毒唑(virazole,Ribavirin)口服,肌注或静滴,7-10mg/kg/次,每6小时1次,共7-10日。在1-2日内疱疹可变干,症状好转。无环乌苷(Acyclovir):250mg/M2.d分3次口服或静滴,共5-7日,在治疗3日后症状可改善。阿糖腺苷:10mg/kg.d稀释于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对某些患儿有效。局部外治:若痘疹穿破流水,可用松花粉撒患处。痘疹溃破,可用青黛膏(青黛60g,煅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研细末,和匀,用麻油调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风热型:症状: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方药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荆芥6克,竹叶6克,鲜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兰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若湿邪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渗湿之品;疹边有红晕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肤搔痒甚,加蝉衣、僵蚕等。2.毒热型:症状:发热较高,或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过密,疹色紫暗,疱浆晦浊;或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沉实,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而少津。治以清热解毒,凉营滋阴。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单方验方:1.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天。2.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4.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6.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外治法:1.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2.止痒药方:地肤子30克,僵蚕15克,白鲜皮15克,芥穗15克,茵陈15克,败酱草15克,白矾9克,白芷9克,共为细末,擦于患处,每日2-3次。3.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为细末,撒布患处,或用麻油调敷,1日1-2次。适用于痘疹破溃,继感邪秽时。针灸疗法:1体针:治以清热疏风利湿。取穴:大椎、曲池、合谷、丰隆、三阴交。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湿热;若邪陷营血,高热神昏,加刺水沟、十宣放血,以清营凉血,清心开窍。2耳针: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脚端、神门、脑,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贴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钟。推拿疗法: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经、开天门、推坎宫。加减:毒热重证,加清胃经、清肺经以清肺胃实热;高热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龙、拿肩进以清热开窍。预防: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尽量避免易感儿接触水痘,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故可给予正在进行激素治疗的接触者。保护免疫低下易感儿,可在接触后尽早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发病率与减轻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应酌情减低用量或停药。很高兴能给你提供帮助,我们毕竟只是通过你对症状的描述做出的判断,不妥之处请多多谅解,欢迎再次提问。
温馨提示:
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