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鼻炎是因长期使用鼻粘膜血管收缩剂如鼻眼净和麻黄素滴鼻剂而引起的鼻粘膜慢性中毒反应,因而亦称为“中毒性鼻炎”。血管收缩剂每日滴鼻3次,粘膜小动脉立即收缩,血管壁上的小动脉也随之收缩。一周后,因缺氧可引起反应性血管扩张,腺体分泌旺盛,以后粘膜纤毛停止运动,甚至坏死消失,粘膜下层血浆渗出形成水肿,其中日久者可有淋巴细胞浸润,这种病理变化可因停药而恢复正常。药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因某些原因(如感冒、过敏)而致鼻阻塞,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开始感觉鼻通气效果明显,继续用药则感到效果不佳,再继续用药,则鼻塞日益加重,称多用减效现象。双侧下鼻甲肿胀,呈暗红色,触之柔软,对麻黄素棉片反应不敏感,鼻道中有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在鼻前庭皮肤上可见湿疹或浅层溃疡。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鼻用药史连续超过10天,并有多用减效现象。需注意与慢性肥厚性鼻炎相鉴别。药物性鼻炎的治疗:首先应停用鼻血管收缩剂滴鼻,改用生理盐水滴鼻。内服三磷酸腺甘(ATP)40mg,每日3次,一般可在三日内显效。亦可用曲安缩松滴鼻,可在一周内显效。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路路通12g,辛夷12g,白芷15g,苍耳子10g,菖蒲12g。水煎内服。外用鼻炎灵(苍耳子60g,白芷60g,辛夷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体石腊1000ml。将前三味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加热,待药呈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蜡,搅匀,冷却后,分装点眼瓶内),每次滴鼻2~3滴,每日1~2次。
温馨提示: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能减少鼻病毒感冒的传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