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组织十分薄弱;而两侧腹直肌的前后肌鞘在正中线尚未合拢,成为一个薄弱的环口,这就形成了脐疝发生的内在条件.当孩子咳嗽,哭闹挣扎时,腹内压增高,于是,腹腔内的部分组织就从环口膨出,到脐部皮下形成脐疝.
脐疝是一个球形的可变性肿物,稍大的患儿在安静卧位时,肿块消失;哭闹,咳嗽或直立时,重又出现.稍小的患儿则一直鼓起.病儿一般无特殊症状,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随着腹肌的增强,脐部瘢痕的愈合,大多在1岁内会自然消失.对疝环口较大的,可采取一些简易的方法促进脐疝愈合.
乒乓球压迫疗法 取9~10厘米宽的松紧带,把两端缝合,形成圆圈,再取半个乒乓球,用布包好,缝在松紧带圈的中央,把制成的松紧带圈套在患儿的腰腹部,先将突出的脐疝内容物按回,将乒乓球凸面对准脐疝处,调整松紧带长度,使乒乓球的凸面对脐疝口产生一定的压力.疝环口在1.5厘米左右的,经1~2个月就能治愈.
乒乓球压迫疗法是治疗婴儿脐疝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如果无效,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