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消化内科胃肠疾病 → 如何治疗盗汗..

如何治疗盗汗..

保密 | 0个月 2009-04-03 14:54:55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如何治疗盗汗

医生回复区

刘蔚
刘蔚 医师 擅长: 妇科、内科、 帮助网友:22159称赞:20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04-03 14:59:39 我要投诉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盗汗病人常用的中医疗法在中医看来,盗汗是阴虚内热的表现.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入睡后,阳气入内,热扰心神,就会出汗.一般还会伴随口干,咽干,眼干,腰酸腿痛,失眠健忘,耳鸣眩晕等症状,最常见的则是“五心烦热”和“骨蒸潮热”.所谓“五心烦热”,就是自己感觉手心,脚心发热,但别人摸着不热;“骨蒸潮热”则是指患者觉得由内而外生热气.如果伴随症状明显,中医的治疗原则为养阴清热,常用药方有清骨散,当归六黄汤,常用的药材有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薇等.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知母10g,黄柏10g,银柴胡10g,白薇10g,浮小麦10g,麻黄根10g,生地黄15g,当归10g,竹叶9g,水煎服,每日2次.外治法选用经验方:取等量五倍子,煅龙骨粉,用冷汗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盗汗治疗.盗汗病人常用的饮食疗法饮食疗法可用粳米50g,白木耳15g,百合15g,冰糖且10g.共同熬粥吃,每日1次.也可用红枣50g(去核),浮小麦30g煎汤,吃枣喝汤,每日1剂.用于治疗盗汗.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另外,盗汗是结核病,甲亢的常见症状,治疗时应注意鉴别清楚及治疗原发病,避免误诊.
      

任朝笛
任朝笛 120健康网医师协会   医师 擅长: 胃炎、胃下垂、高血压、贫血、荨麻疹、湿疹、尖锐湿疣 帮助网友:104857称赞:2818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04-03 14:59:40 我要投诉

      你好,关于这盗汗症状,我们认为这可能是肾阴虚的原因,可吃些六味地黄丸的.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说明书]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本品用于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 潮热盗汗,口干...[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