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的症状包括皮肤颜色改变、边界特征、分布部位、大小变化、伴随症状等。
1.皮肤颜色改变:太田痣通常表现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颜色多均匀一致,色泽深浅不一,在阳光照射、劳累、月经期等情况下,颜色可能会加深。
2.边界特征:边界一般不太清晰,与周围正常皮肤呈移行状态,没有明显的界限,边缘多不规则,不会呈现整齐的线条状。
3.分布部位:好发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所支配的区域,也就是眼周、颞部、前额、颧部及鼻翼等部位,双侧同时出现的情况较少,多为单侧分布。
4.大小变化: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可累及半侧面部甚至更大范围,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太田痣的面积可能会逐渐扩大。
5.伴随症状:少数情况下,太田痣可能会累及眼结膜、巩膜等眼部组织,引起眼部症状,还可能伴有同侧巩膜、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沉着。
日常需注意避免对太田痣部位皮肤的过度刺激,如摩擦、搔抓等,防止损伤皮肤引发感染。同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若太田痣出现异常变化,如突然增大、颜色改变、破溃出血等,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