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发生抽搐可能是高热惊厥、低钙血症、癫痫、脑部感染、中毒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降温、补钙、抗癫痫、抗感染、解毒等。
1. 高热惊厥:多因宝宝体温快速上升引发,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宝宝体温常超过 38.5℃,抽搐多在发热初期 24 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全身性强直或阵挛发作。此时应迅速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敷宝宝额头、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退热,同时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2. 低钙血症: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钙需求大,若钙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易引发。抽搐表现为手足搐搦,严重时可惊厥。需及时补充钙剂,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碳酸钙 D3 颗粒、乳酸钙颗粒等,同时多带宝宝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3.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发作形式多样,如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等。确诊后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控制发作,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
4. 脑部感染:像脑膜炎、脑炎等,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宝宝除抽搐外,还可能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等进行治疗。
5. 中毒:宝宝可能误食有毒物质引发抽搐。要尽快清除毒物,催吐、洗胃等,同时明确毒物种类,遵医嘱使用解毒药物,如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注射液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护理,避免宝宝接触危险物品和有毒物质,按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定期带宝宝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若宝宝再次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