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得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呼吸道管理、抗感染治疗、氧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
1. 呼吸道管理:对于新生儿肺炎,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相对狭窄且分泌物较多,容易堵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通过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能保持气道通畅,利于气体交换。可使用吸痰装置轻柔地将分泌物吸出。同时,定期为患儿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便于排出。还可采用雾化吸入,如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氨溴索雾化液,遵医嘱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减轻炎症,稀释痰液。
2. 抗感染治疗:新生儿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是关键。若是细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遵医嘱用药,这些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细菌,控制炎症发展。病毒感染时,可根据情况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抗感染治疗能从根源上消除病原体,缓解肺炎症状。
3. 氧疗:新生儿肺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当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缺氧表现时,及时给予氧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提高血氧含量,保证机体各器官的氧气供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可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因缺氧导致的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4. 支持治疗:新生儿身体机能较弱,肺炎期间需要良好的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母乳喂养、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监测患儿的出入量、电解质指标,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为患儿恢复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
5.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如新生儿肺炎合并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气道畸形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纠正解剖结构异常,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儿康复。
新生儿肺炎治疗后,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喂奶时要注意避免呛奶,防止奶液误吸再次引发肺炎。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带患儿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