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和基因检测在检测物质、检测目的、检测方法、临床意义、检测时机上存在不同。
1. 检测物质: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体液等中的蛋白质、酶、激素等物质;基因检测则分析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中的DNA、RNA等遗传物质。
2. 检测目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辅助肿瘤的早期筛查、病情监测、疗效评估等;基因检测旨在了解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为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提供依据,判断预后。
3. 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常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等技术。
4. 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患癌,正常也不能排除,对肿瘤诊断有提示作用;基因检测明确基因突变类型,指导精准治疗,选择合适药物。
5. 检测时机:肿瘤标志物在体检、初步怀疑肿瘤时可检测;基因检测多在确诊肿瘤后,为制定治疗方案进行。
日常中,若有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应定期体检,关注肿瘤标志物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或确诊肿瘤,需积极配合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基因检测,以便获得更精准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