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诊断要做血清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1.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辅助诊断,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等,可检测出基孔肯雅病毒的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IgG抗体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长,有助于判断既往感染情况。
2. 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在疾病早期病毒血症阶段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毒,对于早期诊断和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3. 病毒分离培养:将患者的血液、组织等样本接种到合适的细胞系或实验动物中进行病毒培养,分离出基孔肯雅病毒。虽然该方法能直接证实病毒的存在,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和技术人员,一般不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4. 血常规:在基孔肯雅热患者中,血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也可降低。这些变化虽无特异性,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5. 凝血功能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基孔肯雅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病情加重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