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通常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黄水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也可由二者混合感染导致。皮肤在受到轻微外伤后,这些病菌就容易侵入并在局部大量繁殖,进而引发病变。
黄水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损部位,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等进行传播。好发于儿童,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更为多见。
黄水疮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水疱,水疱容易破溃,随后会形成蜜黄色的脓痂。发病部位多在头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患者一般会有瘙痒感,若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还可能引起自身接种传播,使病情加重,皮损范围扩大。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对于儿童,要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搔抓皮肤。如果发现患有黄水疮,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用药,切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