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根据血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慢性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血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比慢性白血病较差,而且基本是不成熟的细胞,而造成急性白血病的发病较快,而且血癌细胞会快速的破坏人体骨髓,影响正常血球的生长。虽急性白血病的病情会较凶险,但比慢性白血病更容易治愈,急性白血病治疗通常以杀死病变白血球主并使它不再复发。那么我们来了解下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有哪些?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根据形态学,流式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诊断学MICM分为:FAB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包括(L1,L2,L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或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包括(M0,M1,M2,M3,M4,M5,M6,M7);免疫学分型:T细胞:CD2、CD3、CD7,B细胞:CD10、CD19、CD22,粒细胞:CD13、CD33,单核细胞:CD14,造血干/祖细胞:CD34,红细胞:抗血型糖蛋白和巨核细胞:CD41、CD42、CD61;还有细胞遗传学、分子诊断学辅助更好的分型。
依照不同型态的白血病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而言皆以化学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达及有效化疗药物的开发,使得白血病的治愈率已有显著提升。化学治疗依白血病种类决定疗程,分为:一、诱导期:期望骨髓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所谓的缓解;二、巩固期:更换药物消灭剩余的癌细胞;三、维持期:每天给予固定之药物,以杜绝复发的机率;四、加强期:定期给予加强的药物;其中诱导期及巩固期为各种急性白血病皆必须进行的疗程,而维持期及加强期则在类急性白血病才须做到。
虽然在治疗期间常会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掉头发、口腔黏膜发炎及严重的贫血、白血球和血小板降低等症状。临床上如果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必要时要进行输血,并使用抗生素的、平时要注意口腔干净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等,使副作用减轻。现在有更新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的推出,很多白血病人都可以治愈,并有丰盛的生活。只要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康复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