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患病严重的话,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影响很大,那么,白喉具体有哪些症状呢?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白喉的发生呢?
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其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通常有以下几种症状: 1.咽白喉,(1)轻型 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2)严重型 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充血明显。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甚至可出现淋巴结周围炎。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血小板降低等危重症状。 2.喉及气管支气管白喉 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3.鼻白喉 少见。指前鼻部白喉而言,后鼻部白喉乃咽白喉的一部分。多见于婴幼儿,原发于鼻部者较多。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拌鼻衄,常为单侧性。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4.皮肤或伤口白喉 不多见。系由皮肤或黏膜直接或间接感染而得。本型症状虽不重,但病程迁延,且易于传播白喉。 5.其他 外阴、脐、食管、中耳、眼结膜等处偶尔可发生白喉。局部有炎症和假膜,常伴继发感染。全身症状轻。
如果想预防白喉疾病的发生,通常可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 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直至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隔离,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3、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学龄前儿童应预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产生良好免疫力。另外儿童应定期接受白喉计划免疫。白喉类毒素一般是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经接种了白喉免疫的人与已受感染的人接触,应加强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护性。
患者平时应注意少吃煎炸、辛辣的食物,防止病情恶化。还应养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防止有其他病菌感染呼吸道,使患者形成交叉感染,从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