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缺陷的情况下,接触新鲜的绿色豆类或蚕豆花粉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其发病的原理还不十分清楚,但红细胞已知有遗传缺陷,蚕豆的一些不利因素,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这种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发病率较高,母系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那么具体来说,蚕豆病过敏症状有哪些呢?
症状如下:
1.早期:冷,头晕,发烧,疲劳和虚弱,缺乏食欲,腹部疼痛。
2.中期:后来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是酱油一样的颜色,然后体温升高,加重倦怠,可持续3天左右。
3.溶血性贫血也会出现,腹泻和腹痛加剧,肝功能异常。严重的病例可以看到昏迷、抽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急救不及时,往往在1到2天内死亡。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蚕豆病的预防工作如下:
1.从蚕豆种植处,避免接触蚕豆花粉。
2.蚕豆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家族成员有过这种病,应禁食豆制品。
3.在高人口普查G-6-PD,进行调查缺乏G-6-PD缺陷区域。
4.患者应该避免吃豆类及其制品,避免服用氧化药物。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0万人患有此病,而我国是这个疾病的高发病率国家,“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每年的新鲜蚕豆上市的季节是“蚕豆病增加季节。
目前,对蚕豆病预防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基因检测,遗传病G-6-PD因素血液筛查。基因诊断是一种新技术的产前检查,过去检查的遗传病风险,对孕妇及其胎儿有不同的创伤,这种筛查技术只需要对孕妇进行少量的血液采集,通过准确检测,很快就能知道结果。因此蚕豆病的预防应该早点做起,这样的话,相信就能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