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也称为雪口病,是一种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成年人也可以发生鹅口疮,多见于菌群失调,滥用抗生素所致,那么很多家长可能对于鹅口疮的症状还是不是很了解,这里就来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鹅口疮的症状,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鹅口疮的感染源多来自于白色念珠菌,这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部位在患儿的口腔黏膜部位,发病的人群为存在营养不良、口腔卫生做得很差的婴幼儿人群中,另外,长期的使用抗生素也是造成鹅口疮的发生原因之一。那么鹅口疮会引起什么症状呢?下面进行分点描述。
1. 在患儿的口腔粘膜可以产生一些散在的白色斑点,多为乳白色或者纯白色,就像残留的奶块一样,可以用手轻轻地擦去,擦去以后在白斑的下方没有出血点。白斑的面积大小不同,最容易出现的部位在舌头、腭部或者嘴唇内部粘膜的部位。
2. 鹅口疮的患儿没有很明显的疼痛感,当白色念珠菌轻度感染的时候,家长很难察觉,常与奶块相混淆。当感染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食欲不振、哭闹、喂养困难,患儿可以出现体温升高。
3. 当治疗不及时,白斑面积继续扩大的时候,可以扩散到咽喉部、扁桃体、牙龈、食管等部位,引起身体内多处真菌感染,甚至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
综上所述,鹅口疮是一种起病比较隐匿的真菌感染性疾病,鹅口疮的主要症状为口腔粘膜内出现白色的斑块,大小不一,患儿长出白斑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可以出现仅仅在进食时稍微有痛觉;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喂养困难及其发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