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与肉芽肿在组织构成、形成原因、外观表现、质地特征、临床意义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组织构成:肉芽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等构成,是一种幼稚的结缔组织;而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 形成原因:肉芽通常是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自然形成,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正常修复反应;肉芽肿的形成多与感染如结核杆菌等特殊病原体感染、异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3. 外观表现:肉芽一般呈现为鲜红色、颗粒状,表面湿润柔软;肉芽肿外观多样,可为隆起的结节状,颜色可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可能偏灰白色等。
4. 质地特征:肉芽质地相对较软;肉芽肿质地有的较硬,有的相对坚韧,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和病变情况。
5. 临床意义:肉芽的出现意味着组织正在进行修复;肉芽肿往往提示机体存在特殊的病理过程,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与恶性疾病相关,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若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的肉芽或肉芽肿样病变,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病变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