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是否得了肾病可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
1.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尿糖等成分,能判断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等异常情况,若尿蛋白阳性或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肾脏有病变。
2.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往往意味着肾脏的排泄功能受损,可辅助判断肾病的严重程度。
3. 肾脏超声:能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有助于发现肾脏的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还可观察肾脏的血流情况,对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4. 肾穿刺活检:对于一些难以明确病因的肾病,肾穿刺活检是关键检查。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肾病的病理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 基因检测:在某些遗传性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遗传性肾病,为家族成员的筛查和预防提供指导。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滥用药物等。若检查发现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以便及时控制病情,防止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