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可通过足部皮肤状况、感觉功能、血管状态、关节活动度、既往病史等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
1. 足部皮肤状况:观察足部皮肤有无干裂、水疱、溃疡、胼胝等情况。干裂可能使皮肤屏障受损,增加感染风险;水疱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破溃感染;溃疡是糖尿病足较为严重的表现;胼胝的存在提示局部压力异常,长期可导致溃疡。
2. 感觉功能:留意足部是否有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异常。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影响感觉功能,使病人对疼痛、温度等感知不灵敏,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伤。
3. 血管状态:检查足部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发凉或发热,同时查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皮肤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病变,影响足部血供。
4. 关节活动度:关注足部关节活动是否灵活,有无畸形或活动受限。关节问题会改变足部受力分布,增加局部压力,促使溃疡形成。
5. 既往病史:了解是否有过足部溃疡、感染等病史。有过相关病史的病人,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
糖尿病病人应重视对足部的日常检查和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