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儿子将近9个月大,打了青霉素后,不到半小时,下嘴唇明显黑紫色,其他没有明显异常现象,第二天早上发现体温很低,36.3度,四肢都较凉,过了三天,这些现象都消失了,请问这是青霉素过敏现象吗???
问题补充:打针的时候,孩子没有呼吸急促等明显过敏现象.
我儿子的这种现象是青霉素过敏还是输液反应呢??
如果是青霉素慢性过敏,现象消失后,不再用该药,在以后会有后遗症吗?
您好,不排除过敏的可能,如果再出现明显症状建议马上就医。药物过敏性口炎与接触性口炎是指过敏体质的机体通过接触(含漱、涂布、撒敷)、口服、注射等不同途径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同属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均有明确的药物应用史。粘膜和皮肤损害统称为药疹,最常见的是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单个水疱以舌背正中部位好发,水疱破裂后,即形成糜烂或溃疡面,呈圆形或类圆形,界限清楚。皮肤损害常为水肿性紫红色斑,椭圆形、圆形,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也可为丘疹、水疱,或在红斑上出现水疱。口唇、生殖器、手足背、躯干也是药疹的好发部位。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皮肤粘膜可同时累及,若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易皱裂、糜烂、产生痛感。药疹再次发作时,损害往往出现于比较固定的位置,故又称为固定性药疹。严重者还可发生全身广泛性大疱,并累及体窍粘膜与内脏,称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还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等变态反应等。 药物过敏性口炎属I型变态反应(速发性变态反应),但也可表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接触性口炎属IV型变态反应(迟发性变态反应)。可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有:半抗原物质如动物性的皮、毛、羽毛等,植物性的生漆、荨麻、银杏等,化学性的化工原料(甲苯、甲醛)、药物(青霉素、磺胺、非那西丁等);完全抗原如食品(鱼、虾、蟹、羊肉等)、微生物、寄生虫、植物花粉等。一般首次接触物质后,需经3~4天以上的潜伏期才发生敏感反应。再次接触一般只需24~48小时,甚至8小时之内即发生反应。 治疗首先应避开抗原物质,即过敏原。停用、停食可疑致敏的药物、食物,尽量避开能致敏的动物、植物、化工原料等物质。多饮水,以加速致敏物的排出。服用抗组胺药,可选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吡咯醇胺2mg,口服每日2次,或吡咯醇胺2mg,肌注,每日2 次;可用肾上腺素(1mg/支)0.25~0.5mg,皮下注射;可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支)0.2~0.4mg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可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倍它米松;重症者用氢可化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还可用10%葡萄糖酸钙加抗坏血酸0.5~1.0g,缓慢静注,每日1次。中药可服用过敏煎(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甘草);或消风散、清营汤加减。局部可考虑涂炉甘石水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