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天气转凉,孩子一不小心就得了感冒,喝姜汤发了汗也没什么效果,我也不想带孩子去大医院看,毕竟每次去就要吊瓶,对孩子也不好。想问问风寒感冒需要怎么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西药感冒药主要由三类成分组成,
一类是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复方胺酚烷胺、金刚乙胺;
二类是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发烧、周身酸痛和头痛症状,盐酸伪麻黄碱能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鼻塞,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打喷嚏、流泪,氢溴酸右美沙芬减轻咳嗽;
三类是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感冒或流感继发的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西药处方:尼克、泰诺、感康、康泰克。任选一种+病毒灵,按说明书服用。处方提示:以上几种药品均具有解热镇痛,减轻鼻粘膜充血、镇咳和抗组胺作用。
二、中药治疗:
1. 汤药:
桂枝汤,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其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荆防排毒汤加减,其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闻鸡方。
2.中药丸: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
3.风寒感冒冲剂、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以上几种药物都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
三、其他疗法
刮痧疗法:
刮穴位: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按摩手法:
1.擦迎香: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
2.浴面: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3.摩百会:取坐位,用掌心盖在头顶中央的百会穴上,慢慢摩动2分钟左右。
4.擦涌泉:取坐位,用小鱼际小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脚心的涌泉穴摩擦1分钟。
风寒感冒在秋冬季节发病比较多,特别是现在的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如果不注意的话非常容易受凉,所以大家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下应该如何治疗的。风寒感冒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主要应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患者可以选用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等。
2、对于儿童风寒感冒,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对于表虚患者,患者往往会出汗,脉搏浮缓,这时可以用桂枝汤。
3、患者在服药后应当喝少量热水,最好是热稀粥,并盖好被子,以帮助药力发挥。当全身出微汗时,就可以停药了。如果患者没有发汗,可以再次服用。
服用汤药
“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第二汤:“双白玉粥”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切断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
豆腐火腿芥菜汤 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10克生姜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之一: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主要成分为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之二:姜枣祛寒颗粒
姜枣祛寒颗粒主要成分为干姜、大枣。具有发散祛寒,和胃温中之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疼痛。口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之三:感冒清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主要成分为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组成,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之四:感冒软胶囊
感冒软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等14味中药材。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2~4粒,一日2 次。
以上是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