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一年来,脑海中总是出现一个讨厌的名子,经医生诊断为强迫症,药物加心理治疗快一年了,现在基本上不想那个人的名字了,但有时也会想起,不过现在也能接受,感觉没什么了。可是药还还不敢停,现在吃的药是氟伏沙明早3晚3,丙戊酸钠早1粒晚1粒,阿立哌5毫克的早2晚2粒,晚上又吃一片艾司唑仑,这两天没精神,心情烦燥不安,胸闷难受,发泄不出来,有时哭哭会好受些。吃药后晚上睡一夜,可是第二天去上学,八点到十点,困的要死,怎么办?是不是哪些药有副作用,还是药物过量?能帮我们调整一下药吗?
病情分析: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我认为你现在出现白天嗜睡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服药量过大导致的,建议减量或停药。
指导意见: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强迫症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只是心态问题了,自己一定不能认为停药了就会怎么样,而是要相信好了就应该停药,毕竟这类药物副作用挺大的,所以建议逐样减量一直到停药。
病情分析:
你好!对于强迫症:要学会放松身心,放松也是需要锻炼的,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尽量不去想发生了什么,让自己的大脑在短时间内得到休息,或者只是深呼吸。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强迫出现后,让自己听音乐或者大声读书来停止无意识的强迫行为。可以找朋友监督自己,当我们表现强迫时,让他们提醒自己。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彻底摆脱强迫症。
指导意见: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思维阻断法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病情分析:
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你的情况应该是药物的副作用的表现!如果病情恢复稳定后,可以减量直至停药!可以咨询下医生!
指导意见:
平时要多做放松训练,例如可以让家人多帮忙按摩按摩,听听冥想音乐入眠,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想法要积极乐观向上!相信自己可以!
以上是对“心情烦燥不安,胸闷,感到有种难受,发泄不出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7岁男孩,持续一年脑子里出现一个名字,令自己感到讨厌,属于一种强迫思维的症状表现。本质上属于心理疾病,服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你还未成年,不宜依赖药物医疗,以免对大脑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指导意见:
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针对找到对应的心理根源(如畏惧现实任务、逃避责任、缺乏自信心、人际沟通障碍等),通过理性认知、放松技术、系统脱敏、行为训练等方法来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直到解除强迫症状。希望您的心情能够早日好起来!这里专业的心理医生都愿意帮助你的!
温馨提示:
确定自己每天的饮食当中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干果、全麦食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