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问答 →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问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经常服用有没有副作用?麻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经常服用有没有副作用?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麻黄性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的功效.意见建议: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也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此外,麻黄还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你好,中药麻黄具有散寒解表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由于风寒外袭肺气不利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嗽咳喘,小便不利等症状,药性较猛不适合长期服用。
病情分析: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意见建议:有不少患者使用后出现头痛,精神紧张,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设置腿肚子转筋等,血压高,心脏病,以及神经衰弱患者服用后发生问题的几率更大.因此应当注意不要随便滥用.
病情分析:麻黄是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意见建议:麻黄属于发散药物,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不可能长期服用.

病情分析:【植物形态】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于土中;草质茎直立,黄绿色,节间细长,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围绕茎节,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中央有2脉.花成鳞球花序,雌雄异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阔卵形,通常3~5个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为单生;苞片3~5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各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团,花丝合生1束;雌花序多单生枝瑞,卵圆形;苞片4~5对,绿色,革质,边缘膜质,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直立的珠被管,长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枚,卵形.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生长于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②木贼麻黄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大,直立;草质茎节间纤细而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钝三角形.雄花序多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有苞片3~4对,基部约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单生,常在节上成对,花序窄椭圆形,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略弯曲.雌花序成熟时成肉红色浆果状,有短柄.种子多为1枚,窄长卵形.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生长于干燥山地及山壁石缝中.主要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西部等地.③中麻黄灌木,高达1米以上.茎枝较前两种粗壮,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白粉,节间长3~6厘米,直径2~3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花序数个簇生节上,卵形;苞片3片1轮,有5~7轮,或2片对生,共有5~7对;假花被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5~8,花丝完全合生,或大部分为2束;雌花序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长椭圆形;苞片3~5轮或3~5对,最上1轮或1对苞片有雌花2~3,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螺旋状弯曲;雌花序成热时红色肉质,常被白粉.种子2~3.生长于多沙地带,沙漠或干燥山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地.意见建议:【药理作用】①麻黄碱的作用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麻黄碱的血管收缩作用比较温和而持久,血管舒张作用很微弱,因此用于鼻粘膜肿胀,收缩作用既长,且无续发性血管扩张作用;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与垂体后叶素合用于升压时,能克服大量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及心脏抑制.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数小时,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舒张压一般不降低.对于心脏也有强大的兴奋作用,但反复应用,或一次应用很大剂量,易于产生抑制;亦可能扰乱心律,但较肾上腺素弱得多;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麻黄碱与洋地黄同用时,则易引起心律紊乱.㈡对中枢的作用:麻黄碱如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震颤等症状,亦能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在..药中毒时有苏醒作用,且可用于发作性睡眠病.㈢对平滑肌的影响: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持久,特别在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显著;作用于虹膜辐状肌可使瞳孔扩大,也能使胃肠道肌肉松弛,抑制蠕动,但能增加膀胱括约肌的张力,这对遗尿症是有利的;它还可兴奋离体子宫,但对正常妇女及月经困难者则可减少子宫活动.㈣其他:麻黄碱对骨胳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麻黄碱及麻黄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描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此时用麻黄碱50~60毫克1.5~2小时后,汗液分泌要比来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而皮下注射麻黄碱的局部皮肤,并不引起特殊的汗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可能系中枢性的.㈤麻黄碱的作用原理:麻黄碱的作用属于混合型,大部分是由于同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产生的直接作用,小部分由于促进介质释放的间接因素.麻黄碱反复应用时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减弱,最后可以完全无效,经数小时后可以恢复,在快速耐受形成的机理中,也具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因素,有人用离体家兔主动脉条进行实验,认为麻黄碱除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外,对主动脉平滑肌尚可能有其他作用受体;也有人提出去氧麻黄碱的急速耐受与中枢调节有关,但破坏中脑外侧网状核并无影响.②伪麻黄碱的作用在升压作用,收缩鼻粘膜血管之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人工合成的消旋麻黄碱次之,伪麻黄碱最弱.毒性亦以麻黄碱最强(100),消旋麻黄碱次之,伪麻黄碱最弱(56.5).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尿素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离体兔肺灌流实验表明,伪麻黄碱极稀的溶液及浓溶液均使支气管松弛,中等浓度则使支气管肌收缩,而甲基麻黄碱任何浓度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③麻黄次碱的作用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麻黄根浸膏静脉注射于猫及家兔亦有降压作用.④草麻黄中提得的麻黄挥发油,在体外试验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给感染A型,PR8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疗作用(存活日期增加,肺损伤降低).麻黄油乳剂对肌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体温均有降温作用,但麻黄挥发油作用不如松油醇明显.麻黄挥发油乳剂灌胃,肌注,腹腔注射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以足跖部有无潮湿及汗珠为指标),对发热病人亦无发汗作用.一定剂量的麻黄碱能对抗麻黄油乳剂引起的小鼠镇静作用及兔全身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麻黄油乳剂只表现抑制作用,麻黄碱并不能拮抗此作用,麻黄油乳剂在不影响肌紧张的剂量时,对兔呼吸运动呈先兴奋后抑制.麻黄挥发油乳剂口服安全度很大,注射于家兔腹部或耳部皮下组织均有一定时刺激作用,对家兔眼结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麻杏石甘汤在鸡胚实验中对陕中61-l株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其作用主要为麻黄;石膏,甘草,杏仁对麻黄的抗病毒作用,并不表现协同.麻杏石甘汤,麻黄,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麻黄的作用较强.【炮制】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麻黄段100斤,用炼熟蜂蜜10~15斤)
病情分析:你好: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是一味中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意见建议:麻黄具开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发汗解表之功效.尤与石膏组成药对最为经典,众多古今方剂中常有选用.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采用部位为草质茎.意见建议: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你好 它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意见建议: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病情分析: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用部位为草质茎.草麻黄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茎高20~40厘米.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匍匐状;小枝圆,对生或轮生,节间长2.5~6厘米,直径约2公厘. 意见建议: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是有副作用的,如下: 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宜忌: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 炙用发汗力弱.一般发汗解表宜生用, 宣肺平喘则生用或炙用.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 均忌服. 毒副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麻黄水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为65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1.35ml/kg;给小鼠口服麻黄碱的半数致死量为40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2.79ml/kg.麻黄碱毒性较强, 伪麻黄碱毒性较弱, 后者在体内的代谢也甚慢.麻黄碱常用于发汗平喘, 服用过量时, 常发生烦躁,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麻黄碱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 导致尿潴留. 成人内服麻黄, 其中毒量为30~45g.麻黄中毒的机制主要是: 麻黄碱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传导物质的破坏减慢, 从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影响尤为显著. 麻黄中毒, 最初表现为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如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口渴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 严重者排尿困难,视物不清,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纤颤而死亡.长期服用本品可成瘾.
病情分析:您好!主要作用是散寒的.意见建议:首先您应该清楚您身体有什么问题,要对症下药,其次,任何药物经常服用都会有一定副作用的.
病情分析:麻黄为汉药或称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采用部位为草质茎意见建议: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
查看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