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描述:
起床后感觉恶心,刷牙想吐;饭前饭后也有恶心感,想吐,按人中后感觉好些;饭前胃部有轻微的灼烧的感觉;晚上睡觉时觉得心跳强烈,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精神不好.脸色差.
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胃镜检查结果如下:
插镜情况:顺利
送达部位:十二指肠降部
食管:距门齿20 cm处可见片状糜烂,大小约1.5cmX0.6cm,周边有白色渗出物,活检2块,食管蠕动良好
贲门:开闭好,E-G线清楚
胃底:粘膜未见异常,粘液湖欠清亮,少量
胃体:粘膜未见异常,粘膜有少许粘液附着
胃角:弧形,光滑,粘膜未见异常,有少许粘液附着
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红象为主,可见散在点片状充血
幽门:圆,开闭好,未见胆汁返流
球部:球腔形态正常,粘膜未见异常
降部:粘膜正常,乳头形态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
镜检诊断:
1. 食管上段糜烂(性质待定)
2. 慢性浅表性胃炎
我的问题是:
1. 麻烦分析一下以上检查结果,严重吗?
2. 以上结果能否很好的解释我现有的症状? 希望能确诊.
3. 另外,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我应怎样治疗和料理
才能较好地恢复?
4. 一直有比较严重的睡眠问题,偶尔有肝区闷的想象,但肝功一直正常.请医生和朋友们针对本人情况给出一个饮食和锻炼的方案.
谢谢解答!
病情有变化,以下为更新的内容:我今天还做了肝功检查,因早上做了胃镜,暂时取消了B超的检查. 下午去取报告,发现肝功有异常,是要来了吗?总胆红素【TBIL】: 结果:32.7 参考值:1.7-22.50 u mol/L 高出标准直接胆红素【DBIL】: 结果:5.5 参考值:0.00-8.10 u mol/L间接胆红素【IBIL】: 结果:27.2 参考值:3-19 u mol/L 高出标准TB/DB【TBIL/DBIL】: 结果:5.9总蛋白【TP】: 结果:75 参考值:60.0-85.0 g/L 白蛋白【ALB】: 结果:46.9 参考值:35-55 g/L球蛋白【GLB】: 结果:28.1 参考值:20.0-35.0 g/L 白球比【A/G】: 结果:1.7 参考值:1.2-2.5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结果:52 参考值:5~45 U/L 高出标准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结果:36 参考值:5~45 U/L谷草/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 结果:0.7碱性磷酸酶【ALP】: 结果:78 参考值:30-130 U/L谷氨酰转肽酶【GGT】: 结果:22 参考值:5~45 U/L上次检查是08年底,肝功正常,B超也正常.因胃部不适,最近曾服用吗丁啉,还有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但量少,不知肝功异常是否与这个有关系.是不是食道糜烂可引起恶心?胃的自我恢复能力强吗?做胃镜时呕吐得厉害,胃壁应该撞到了胃镜,会有很大的损失吗? 很担心.
谢谢医生解答!我还很年轻,但病痛倒不少,确定的有:1. 乙肝大三阳,DNA阳;轻度脂肪肝.曾有过脾肿大.2. 慢性胃炎,胃下垂;3. 食道上段糜烂,并可能有咽喉炎;4. 脾胃和肾功能虚弱.脸较白.天那!我现在对自己的信心全无!我该怎么办?麻烦医生和懂的朋友给一个治疗以及日常生活料理上的方案,感激不尽!另外,我是办公室一族,比较少运动,周末最多也就打打羽毛球.
非常感谢解答!另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 1. 如果是食道糜烂和慢性咽喉炎引起的,为什么饭前和饭后都会有呕吐感?2. 现在我查出来只是比较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如果是他引起恶心,会严重到引起这么强烈的恶心感吗?
你好!
1,从你的检查来看有胃部疾病,可能因为胃部疾病引起心律失常,或者有心脏疾病引起,具体严重与否,可以问问检查医师,从你给出的来看,等待病检结果判断;
2,目前的检查可以解释你的症状;
3,继续抗病毒治疗,注意保护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复查肝功能情况;
4,这是肝脏受损表现,可以行B超看看肝脏的情况.饮食上注意保护肝脏及胃部,锻炼上适度,自己感觉不太累就行.
你好,肝功能没有大的问题,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注意饮食就行了,恶心的原因可能是咽炎合并胃酸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建议系统规范治疗,服药最少需要一个月,为了减少复发的可能,平时需用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特别是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绿色食品
你好,第一,平时注意休息,饮食规律,第二,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特别是烟酒,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第三,平时可以适当进行锻炼,比如慢跑,太极拳等一些运动量不大的运动.此外你还年轻不要使用太多药物,身体恢复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祝你健康.
你好,食管:距门齿20 cm处可见片状糜烂,大小约1.5cmX0.6cm,周边有白色渗出物,这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其实胃病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根据每个人的抵抗力,临床表现都不一样,,有的人可以终身没有症状,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敏感的,希望你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因素,慢慢来吧,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