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性别:殷文新 女
问题描述:症状简单描述
我于2008年6月15日半夜突然头晕呕吐不止不能动, 120急救车将我送到南开医院脑系科进行救治住院治疗十天.
后因病情加重全身麻木无知觉,于6月24日南开医院脑系科周主任联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随即当天叫120急救车转入该院.进入该院后立即做核磁共振,强化核磁共振检查,然后又做腰椎穿刺(抽脑脊液化验)但因该化验,总医院乃至天津市无法完成,逐派家属送标本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室完成.后诊断为(1,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脑梗塞3,颈椎病.)在总医院住院34天.7月28日出院.
出院后,长期打针吃药,(神经妥乐平,甲钴胺片,肌肝片,银杏叶胶囊,维生素B1,全天麻胶囊等.
因全身肢体麻木,左上肢肌肉萎缩,双下肢肌肉不饱满,脚底板走路都搁,坐着也搁,自从发病以来身体特别怕凉,后背发紧.
2008年12月15日的肌电图报告结果
1.右尺神经肘上-肘下段运动传导速度减慢,Ere-腋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左尺神经F波出现率降低.余所检神经各段运动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
2.左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余所检神经各段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
3.左小指展肌,左姆短展肌,右胫骨前肌MUP时限延长,可疑神经源性损害.
2009年2月21日MR 检验报告单
检查项目:头颅MRI 平扫
检查所见:原2008-6-26平扫及2008-5-5MR增强检查诊为:左侧小脑半球软化灶
本次MRI平扫显示:原左侧小脑半球病变区仍可见片状长T1,长T2 信号影,边缘清楚.双侧基底节可见点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缘清楚,考虑血管周围间隙.脑室系统,脑沟,脑池无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及蝶窦粘膜增厚,呈等T1,长T2信号.
与原片比较左侧小脑半球病变区范围较前略小,信号强度较前明显,边界较前清晰.
印象:1.左侧小脑半球软化灶 2.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及蝶窦炎
请问老师,我下一步该如何治疗,请您在百忙之中给我答复.
期待您的答复
多谢
指导意见:
分析:此病症并不单纯,再病症颈部脊髓也连代受累.是脱髓鞘疾病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所迟发的多发性硬化.是脱髓鞘疾病后期的病理改变.治疗恢复本病非常复杂,必须控病继发和复发.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的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此病症并不单纯,再病症颈部脊髓也连代受累.是脱髓鞘疾病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所迟发的多发性硬化.是脱髓鞘疾病后期的病理改变.治疗恢复本病非常复杂,必须控病继发和复发.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的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激素对本病的治疗已无疗效,现治疗可用天然激素替代且对人休无毒副作用.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营养神经,中西医结合扩张微循环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同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 兴奋神经,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经细胞使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不再复发达到受损神经修复获得最佳恢复之目的.如需指导再次联系或电话.
一,早期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每日一次,7-10d后如病情稳定改为强的松30mg口服.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
二,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d脱水,706代血浆500ml静滴,1次/d改善脊髓微循环.
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族制剂和胞二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
四,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
五,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肢体畸形
以上是对“天津患者咨询您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及蝶窦炎,因有感染时前者易加重.应给激素及抗菌素等治疗.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