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今年31岁被查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为7.8,餐后血糖为11.1, ,是不是得了以后就成为终身疾病了?这是真的吗?还是医生在故意吓我?吃东西主要注意什么吗?
首先您糖尿病能确诊,其次本病目前还是不能治愈的,下面介绍些常识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近年来临床采用“2、5、8”方案对糖病进行防治,许多病人和家属反映,本方案比原来的治疗方案更为简明易行有效。“2”是两个治疗目标。①长寿:使生存时间延长。②健康:使生存的质量提高。“5”是5种指标,是评定治疗效果优、良、可、差的标准。能达到优良则可达到两个治疗目标。5种指标是:①血糖、尿糖;②血压;③血脂;④体重;⑤临床症状。经过治疗,5种指标逐步趋向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优良。对5种指标应有全局观,临床上常有病人为了使血糖降低,很少食用粮食,足吃牛奶、鸡蛋、鸡鸭鱼肉,血糖有所降低,但血脂增高,使本来就超标准体重的胖人更胖,导致病情发展,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过早出现,也有的患者为了使血糖降低,食量一减再减,什么都不敢吃,体重不断下降,甚至体重已到消瘦程度,仍然严格限食,使体质下降,失掉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这都是不应该的。应尽早向专科医生请教,掌握好5种疗效评定指标。“8”是8项治疗措施:其中有3项为基本措施:①饮食:一般轻体力活的病人,每天所需总热量按标准体重计算为30一40千卡/公斤体重,偏胖者选用低限量,偏瘦者选用高限量,体重正常者选用适中量,根据活动量的大小,总热量还可增减。检验总热量是否得当的标准是体重,只要体重在向正常方向发展,则为得当。三要素的分配比例应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脂防和蛋白质占35—45%,体重偏胖者应选高限碳水化合物,低限脂肪和蛋白质,体重伤瘦者相反,体重正常者选中间。蛋白质的分配为偏胖者每日每公斤体重o.8克、偏瘦者1.2克、正常体重者1克。肾功能正常者可多用谷豆类蛋白质;肾功能已不正常者,不仅要限制谷豆类蛋白,总的蛋白质应用也要大大减少,以利保护肾脏。饮食治疗对病人非常重要,每个病人每天每餐的饮食一定要有规律。花样、品种可以常换,总量和三要素的分配量不宜变动太大,过多过少都不利病情的稳定。饮食规律的摸索需要一过程,病人应在医生的帮助下,结合自己的条件和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规律。②心理治疗:一旦发现自己患糖尿病后,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造成心理不平衡,加快病情发展,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解除存在问题,逐步学会排忧解难,使心理经常保持或尽快恢复到平衡状态,有利病情稳定。③运动治疗:总体上讲,运动有利于降、降脂糖、改善血流变、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促进长寿健康。但要在短期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也不简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摸索。以上3种基本措施能用好,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病情稳定,5种指标达到优良水平则可。若经过努力病情不能稳定,可据情选择以下5种措施。①口服降糖药:现有的磺脲类(优降糖、达美康、美砒达、糠适平等);双服类(降糖灵、美迪康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三大类降糖药,只要使用合理,绝大部分病人很见效,若用不得法,病情不能控制,症状较重,并发症已经出现者可选用⑤;⑤中医辨证施治:此法效果最佳,经验越多,效果越好。若肢体麻木、酸疼难忍,有条件者可选用⑥;⑥针灸、按摩;效果可以立竿见影、针灸、按摩确可降糖、降脂。若病情危急或尿有酮体非饥饿引起者,应及时选用⑦;⑦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尽管有不少问题,但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应该用则用,不必怕而耽误病情。在病情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有条件者应该学习⑧;②气功:气功练好后,通过放松入静,调息运气,动静结合,可以调和全身气血,疏通全身经络,改善微循环.若能修身养性结合,可以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恢复疲劳,防止感冒,预防和治疗心、脑、肾、眼、周围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病变.坚决反对歪理邪说迷信练气功。在防治本病中不能赶时髦,也不要以为药物价格越高效果越好,应该是适合自己的药则为最好。有很多新宣传的药物不一定都适合自己,医生应指导患者不要在试服新药上打先锋。应在靠得住的医生指导下,认真摸索防治自己疾病的规律。至于对市场上宣传的新产品,一定要了解清楚新药的成份、功能、主治,没有“成份”的新药最好不用,因为有的新药中把功能和主治往往宣传的名不符实。现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食品很多,用前最好找可靠的医生了解,特别是宣传过好价格很高的药,患者不要轻易拿自己做实验。临床医生应告诉患者,让其知道,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若疗效不满意时请医生耐心帮助分析、寻找影响因素,不能只一味自己加药,随便换药。糖尿病人中有的很容易治疗,但有的病人治疗难度很大,涉及到多个学科,作为医生不仅需要有广泛的知识,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帮助病人解除暂时的痛苦,并为长远的健康和长寿做全面的指导。疗效好,副作用小,花钱少是医生用药的原则。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