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排便,医学上称为便秘。一般来说,一周排便次数少于 3 次可视为排便异常。
长时间不排便,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常见因素,若膳食纤维摄入过少,肠道蠕动缺乏足够的动力原料,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就会延长。比如长期以精细米面为主食,很少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不良的排便习惯也会引发问题,经常忽视便意,打乱正常排便生物钟,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久而久之就容易便秘。还有一些疾病因素,像肠道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导致排便困难。从生理角度看,肠道的蠕动是由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当这些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排便。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便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使肠道蠕动减慢。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长时间不排便的情况。
日常护理方面,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保证摄入蔬菜 300 - 500 克、水果 200 - 350 克,适当吃些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适度运动也很重要,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如果长时间不排便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