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饭后测血糖分为餐后1小时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通常在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1小时后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则是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
餐后1小时血糖主要反映进食后身体对血糖的快速调节能力。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会迅速上升,此时测量能了解身体在血糖快速升高阶段的应对情况。餐后2小时血糖则能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以及身体整体对血糖的代谢情况。经过一段时间,身体通过胰岛素等调节机制,使血糖逐渐下降,2小时后的血糖值可作为评估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
对于健康人,餐后1小时血糖一般在6.7-9.4mmol/L ,最多不超过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餐后1小时血糖一般控制在7.8-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控制在7.8-11.1mmol/L。不同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数值可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日常生活中,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结构要合理,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等。适当进行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更好地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记录血糖值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或进行其他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