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一般在发病后1-2周左右过危险期,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急性心梗发生后,心脏会经历一系列复杂变化。发病初期,心肌因严重缺血出现坏死,心脏功能受到极大影响,此时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极易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像室颤等,这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梗死心肌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在心腔内压力作用下,有心脏破裂风险,这也是极为凶险的情况。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心肌开始逐渐形成瘢痕组织,心脏功能慢慢趋于稳定。
在这1-2周内,第一周尤其关键。发病最初几天,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因为随时可能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医护人员会积极采取措施,如溶栓、介入治疗等,尽快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度过第一周后,心脏情况相对稳定些,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仍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到第二周左右,心脏的修复有了一定进展,大部分患者病情会趋于平稳。
急性心梗患者即便过了危险期,也不能放松。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避免高油高脂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还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