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等会传染。
1. 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后体内携带大量病毒,在发病急性期,如发热、出疹阶段,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排出病毒,像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含有病毒,其他人吸入就可能被感染;疱疹液中病毒含量也高,破溃后污染周围环境、物品,健康人接触后易被传染。
2. 隐性感染者:这类人群感染病毒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体内病毒仍可复制并排出。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常生活、活动,通过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物品等,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由于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察觉,传播风险更大。
3. 无症状带毒者:感染病毒后自身不发病,却能携带病毒。可通过粪便、呼吸道等途径排出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空气等,其他人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就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并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