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 AFP 通常指甲胎蛋白。它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
AFP 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逐渐下降,至出生后 2 - 3 个月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在成人中,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相关细胞会恢复产生这种蛋白质的能力,导致血液中的 AFP 水平升高。
临床上,AFP 常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当 AFP 持续升高,且超过 400μg/L ,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情况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在一些生殖细胞肿瘤如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中,AFP 水平也可能升高。不过,AFP 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一些良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也可能出现 AFP 轻度升高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若 AFP 检查结果异常,不必过度惊慌。应及时就医,结合其他检查如肝脏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病情。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益。若医生给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建议,需积极配合,严格遵医嘱执行。
温馨提示: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