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肾糖阈降低是指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肾脏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功能,正常情况下,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会在肾小管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只有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时,葡萄糖才会随尿液排出,此时的血糖浓度就是肾糖阈,正常范围大约在 160~180mg/dL。
当肾糖阈降低时,即使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或仅轻度升高,肾小管也无法将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糖出现。多种因素可导致肾糖阈降低,比如一些先天性肾小管发育不全的疾病,会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受损;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肾小管功能,进而降低肾糖阈。怀孕时,由于身体生理状态改变,肾糖阈也可能出现降低。
出现肾糖阈降低的情况,日常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和尿糖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同时,要定期就医检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必要时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相应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