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象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的数量、形态及比例等情况。
白细胞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能反映身体的不同状况。比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通过观察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
红细胞相关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能反映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类型。若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有贫血情况,进一步分析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等指标,有助于区分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还是其他类型贫血。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的高低会影响凝血功能,计数过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过高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为保证血象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尽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饮食上避免过于油腻、辛辣。检查后若发现血象指标异常,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