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磨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病人的骨突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家庭防护方法有:
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应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小时翻身.在易受压部位,应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等.
二,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浴或按摩一次.若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翻身后用红花酒精(红花15克加75% 酒精 500毫升浸泡一周)倾倒于手掌中少许,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向心性进行按摩局部皮肤10~15分钟.也可以仅用70%酒精或白酒,痱子粉按摩.对酒精过敏者,用热毛巾敷后涂润滑剂按摩.
三,保持病人衣服,床单被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大小便后应及时冲洗并擦干,可涂油或用痱子粉等吸潮并减少摩擦,夏天需慎用.
四,增加病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五,有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刺破水泡或抽吸泡内液体,外涂紫药水,敷上消毒纱布.
六,破溃面较大,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剪掉坏死组织.保持创面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一般用50~100瓦灯泡烤,距离一尺左右,每次烤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还可在破溃处涂一层食用白糖,用消毒纱布包敷,能增加局部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褥疮的家庭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同时皮肤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抗病力差而导致局部皮肤溃疡.
老年人的皮肤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弹性减弱,对外界的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在瘫痪及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中,褥疮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较难治愈.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痛苦,而且有可能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造成死亡.因此,褥疮重在预防,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加强护理.
首先,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其经常翻身.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的动作,对长期受压部位如尾骶,足跟等处可用50%的酒精或湿热毛巾进行局部擦洗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在骨突处和身体空隙处垫软垫或橡皮圈,但要避免气垫性褥疮的发生,条件允许时,用气垫床最为适宜.
其次 ,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皮肤的刺激.全身皮肤,特别是会阴部要保持清洁,干燥,必须每天清洗,遇到小便污染要随时清洗;使用大小便器时要轻拿轻放,便器上放一块软布,以防擦破皮肤.
再次,床单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衣服及床单必须使用透气性好的柔软棉质品.在加强上述护理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按营养学要求给褥疮及长期卧床的病人补充所需的热量,同时要增加水果及蔬菜的摄入,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民间治疗褥疮验方
褥疮,又名席疮,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命名.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下肢瘫痪卧床不起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磨擦的部位,如背脊,尾骶,足跟等处.现介绍两则民间验方供试治.(1) 葛根5份,黄芩1份.洗净焙干研粉,过120目筛,经高压灭菌即成,溃烂期用散剂;肉芽生长期用糊剂,将散剂加鸡蛋清调匀即可,一般1只50克左右的鸡蛋清加散剂12克,现调现用;收口期用油剂,即100克散剂加100毫升麻油配成.使用时,常规消毒创面,坏死组织较多时需清创,用量以能覆盖创面为佳,厚度约3毫米左右,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收口期可隔日换药1次.此方可清热解毒,祛腐生肌.(2) 升丹30克,生石膏30克,青黛3克.共研细末,撒布溃疡面,待腐肉去则改用药方(1).此方拔毒祛腐,用于褥疮初期,腐肉未尽,并与四周皮肉相粘连者.(3)黄莲20克 黄柏20克 黄芩20克 生地榆20克 用75%酒精泡一周即可用.每日涂患处数次.
温馨提示: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