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自身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四类:
1,红细胞膜异常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锚连膜蛋白异常,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1)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如G6PD缺乏症等.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核苷代谢酶系,氧化还原酶系等缺陷也可导致溶血性贫血.
3,遗传性球蛋白生成障碍
(1)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S,D,E等.
(2)珠蛋白肽链数量异常地中海贫血.
4,血红素异常
(1)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如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
(2)铅中毒影响血红素合成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外部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也可分为4类: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原发性或继发性.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等.
2,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等.
(2)瓣膜病,如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人工心瓣膜,血管炎等.
(3)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3,生物因素
蛇毒,疟疾,黑热病等.
4,理化因素
大面积烧伤,血浆中渗透压改变,苯肼和亚硝酸盐类等中毒引起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溶血.
至于治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