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用麻醉药过敏,为了起到麻醉的效果,可以用其他药物吗?可以用那些药?
你好~!
要看你是对哪种麻醉药过敏.麻醉药物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种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赖于Na+内流而产生的细胞膜除极作用.局麻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Na+内流,阻止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冲动的传导而产生局麻作用.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是普鲁卡因.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暂时引起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等状态的药物.
按入药部位,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吸入麻醉药,另一种是静脉麻醉药
它的作用与机制: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识痛觉等各种感觉和神经反射暂时消失,达到镇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药物作用强度除与脑内的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外,不同的中枢神经元和神经通路对麻醉药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如脊髓背角胶质细胞对药物敏感性高,因此首先出现该区域脊髓丘脑束的感觉传递障碍,痛觉反射减弱或消失.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对麻醉药的第三性最低,高浓度时才引起呼吸和循环抑制.
全麻药的麻醉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比较重要的理论有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脂质学说.前者认为,离子通道的研究表明,除氧化亚氮外,吸入全麻药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突触和增强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而发挥作用,其机制与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有关,如干扰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GABAa受体离子通道和甘氨酸受体离子通道的功能,易化CNS抑制性突触传递,因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脂质学说认为,吸入全麻药脂溶性高,容易溶入类脂质丰富的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内,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干扰了膜蛋白受体和Na+K+等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进入神经细胞内的全麻药与类脂质结合后,导致整个细胞的功能改变.因而抑制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递,引起全身麻醉.
2.抑制循环和呼吸系统. 含氟麻醉药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压,并能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内脏血流量减少.地氟烷和七氟烷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小.本类药物还能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使呼吸加快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降低.并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中以地氟烷刺激性最大而七氟烷最小.
3.松弛骨骼肌和子宫平滑肌. 含氟麻醉药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松弛作用,且与非除极型肌松药相协同.此外,还明显地松弛子宫平滑肌,使产程延长和产后的出血过多.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