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仟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本病以秋冬季节为多发,偶可造成流行,以2—5岁小儿患病为多.患病后均有持久免疫力.
治疗]
1.西医药治疗采用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对喉梗阻者应予吸氧,吸痰,重者行气管切开.并发心肌炎者按心肌炎处理.
2.中医药治疗
(1)风热疫毒:初起恶寒发热,伴见头痛,咽痛,全身不适,有汗或无汗,咽部多见红肿,附有点状假膜,不易拭去,吞咽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方药:玄参10克,板蓝根151克,山豆根3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后下)6克,生甘草3克,土牛膝根6克.
(2)阴虚燥热: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发热口干,口气臭秽,咳如犬吠,喉部有条状假膜,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垂和上腭部,饮水则呛咳,舌质红绛少津,苔黄或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泄热解毒.
方药:玄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贝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板蓝根15克,土牛膝根6克,山豆根3克,天花粉10克.
(3)疫毒攻喉:身热目亦,咽痛明显,假膜迅速蔓延,可波及咽喉深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则吸气困难,喉间痰多如拽锯,胸高胁陷,面唇青紫,舌质深绛或紫暗,苔黄燥或灰而干,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方药:黄连3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栀10克,生石膏(先I下)25克,青礞石10克,鲜竹沥10克,土牛膝根10克,赤芍10克,生大黄3克.
引自百度
温馨提示:
忌辛辣刺激性和不易消化、下咽的生硬的油炸食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