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夜间不醒喝水少就不尿
发病时间:从出生到现在
化验检查结果:五岁时查脊椎隐裂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过中药效果不大
你好,建议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您好,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就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您好;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尿床也是病?听起来挺新鲜的,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慰来纠正.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
·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另外.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
以上是对“小儿遗尿怎样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遗尿症可能导致儿童各种不良的行为如自尊心低下、情绪问题、学习问题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因此遗尿症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带有责备的处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并仔细随访,避免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