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丛集性的偏头疼治疗上痛偏头痛的治疗
丛集性的偏头疼认为是颅内,外血管扩张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血管对组织胺过敏,故又名组织胺头痛.是一种单侧性,突发性剧烈头痛.
发作十分规律.每天复发,连续数周致数月,大致在同一时间发作,以午睡及凌晨发作最常见,可使病人在睡眠中痛醒,而且影响相同部位.间隔数月或数年后又再复发.表现为突发一侧眼球后牵拉或压迫感在数命名内迅速发展为眼眶四周剧烈疼痛,常向额颈或上颌扩散,也可扩散到顶枕和颈部.伴面部潮红,多汗,鼻塞流泪,上睑下垂及瞳孔缩小,颈动脉怒张.病人往往烦躁,坐卧不安,用手捶打头部或用头碰墙.可有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一次头痛持续半小时到2小时后迅速消失.很少遗留疲乏及嗜睡.
治疗目的除解除急性头痛发作症状外需尽量防止或减少头痛的反复发作.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及气功对部分病人有效.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 应在安静避光的室内休息.轻者可服用一般的镇痛剂和安定剂(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数可获得缓减.头痛伴恶心,呕吐者可应用灭吐灵.
麦角胺制对部分病人有效.它是5-HT受体的促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 英明格(sumatriptan)是5-HT1D受体促动剂,对脑血管有高度选择性作用.偏头疼持续状态和严重偏头疼可口服或肌注氯丙嗪(1mg/kg)或静脉滴注ACTH50单位(置于500ml葡萄糖水内),或口服泼尼松10mg,1日3次.对发作时间持续较长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液,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
(二)预防治疗 每月头痛发作2~3次上者应考虑长期预防性药物治疗.该类药物需每日服用,用药后至少2周才能见效.若有效应持续服用6个月,随后逐渐减量到停药.
1.普萘洛尔 为β-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约对50%~70%病人有效,1/3病人的发作次数可减少一半以上.一般用量为10~40mg,1日3次.副作用小,逐渐增量可减少恶心,共济失调及肢体痛性痉挛等不良反应.
2.苯噻啶(pizotifen,sandomigran) 5-HT拮抗剂,也有抗组胺,抗胆碱能及抗缓激肽作用.常用剂量为0.5mg,每日1次,缓慢增加到每日3次.持续治疗4~6月,80%病人头痛改善或停止发作.副作用有嗜睡和疲劳感,能增加食欲,长期服用会胖.
3.美西麦角(methysergide) 5-HT拮抗剂,主要对5-HT2受体有拮抗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腹膜后组织,肺-胸膜纤维化.连续服用6个月必须停服1个月.仅在最顽固的病人才考虑试用.
4.钙通道阻滞剂 尼莫地平(nimodipine)和氟桂利嗪(flunarizine,西比灵)常用剂量尼莫地平为20~40mg,每日3次.
5.丙戊酸钠 100~400mg,每日3次.
6.阿米替林(amitryptiline)为三环类抗抑郁药,能阻止5-HT的重摄取.多用于抗抑郁和治疗慢性疼痛,对偏头疼伴有紧张性头痛者有效.
7.可乐定(clonidine)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有降压作用.预防偏头疼效果较弱,但少量应用无副作用.常用剂量为0.078mg~0.15mg,每日2~3次.
⒏莨菪化疗法:能解除血管痉挛(尤其是微血管),同时有镇痛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如唾液腺)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你好,丛集性头痛的发生与头部的某些局部血管,主要是颈外动脉尤其是颞浅动脉分支急性发作性扩张所致,也有人认为本病为人体对组织胺过敏所致,导致面部皮肤血管,脑部血管舒张,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用止痛药的效果快,比如芬必得,但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