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阴毛处起小红点 然后起小白皮 有点痒
发病时间:一星期
化验检查结果:无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不排除毛囊炎的可能.建议进一步的局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调理.必要的抗炎治疗不可以挤压的.注意清淡饮食调理.适当的补充水果和蔬菜的.
你好,
你的症状可能是毛囊炎.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毛囊炎的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好发部位:头面颈,四肢及臀部 .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皮损特点: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顶端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有硬包.
自觉症状:痒 .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
预后:易复发,一般愈后不留瘢痕.
毛囊炎治疗:
一,可选用的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近远堂毛囊炎套装: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1)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2)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三 中医验方治疗
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方药】
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
主方托里消毒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四 毛囊炎的预防
1.生活规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