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高热
发病时间:3天
化验检查结果:白细胞1万,余基本正常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脑出血术后六天
患者脑出血高热六天,高热不退,说明病情加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白细胞高说明是细菌感染,建议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有可能正在昏迷,不建议用冬眠疗法,目前来说,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
对高热患者应及时适当降温,以防惊厥及其它不良后果.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烦躁不安者,在降温同时给予镇静药.
(一)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
2.针刺降温 常用穴位为曲池,合谷,大椎,少商等.3.药物降温常用的解热剂有APC5~10mg/kg/次,或阿鲁散1-2岁婴儿每次1-2片(每片含阿斯匹林0.06克,鲁米那0.015克).也可用小儿退热栓(扑热息痛栓),1~6岁,1粒/次,一日1-2次,将栓剂塞入肛门.
高热时不显性水分丢失增多,加之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口服有困难者给余静脉补液,并注意热量的供给,对伴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冬眠低温疗法的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强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减轻脑水肿.首先遵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待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开物理降温.为增强冬眠效果,减轻御寒反应,可酌情使用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物理降温方法包括头部戴冰帽或在身体的主干动脉表浅部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1,体温过低易诱发心率失常,低血压,凝血障碍等并发症,体温高于35℃则疗效不佳.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药.4,冬眠低温疗法一般进行3~5日,停止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让其自然复温.
温馨提示:
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控制高血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