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饮食方面护理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强调低热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高热量饮食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脏耗氧量,如进食过量,膈肌上升,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诱发心衰心律失常而猝死.饮食多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防止腹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急性期三到四天进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则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严禁吸烟和喝酒,因吸烟可引起血压生生,新搏出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休息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绝对卧床休息室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患者发病四十八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一切活动如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均需护理人员协助.
长期卧床应避免褥疮的发生,应每一到二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按摩保护受压部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心前区剧痛,持续性疼痛常提示病情的严重.疼痛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痢疾止痛,遵医嘱给与解除疼痛的药如硝酸异山梨酯,安定,杜冷丁等,严重者可选用吗啡等.
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是80岁老年女性,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一个月,当时的伴随症状是胸痛,呼吸困难,伴有恶心呕吐.
从上述的病史其实可以推测出可能是下壁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下壁心肌梗死的话,可能相对来说对病人的影响比较小一点的.但是对于80岁的老人,还是需要注意的.
心肌梗死一个月之后,基本属于亚急性期了,这个时候的治疗主要是防止心室重构和梗死扩展为主.当然,这些药物的应用在早期如果没有禁忌症的话就该用了.现在来谈一下后期的恢复治疗:
1.注意休息,适当的活动,虽然这时候已经能够活动,但需要避免大的体力活动,以平地行走为宜,尽量不要爬楼.饮食以清淡为主,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大小便不要用力,避免受凉感冒.
2.治疗原发病,一般来说引起心肌梗死的病人多是因为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引起,这个时候就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水平,避免血压血糖的波动过大.
3.针对心脏的药物治疗主要有:ACEI类药物,主要用来逆转心室重构,同时也有降压作用,如果没有高血压就小剂量应用,以免导致器官灌注不足.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交感神经,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小量使用,逐渐加量至耐受.另外还有调脂药物的应用,用来稳定斑块,改善症状.如果没有做PCI 的病人需要应用硝酸酯类的药物控制症状.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希望我的建议给你一定的帮助!
您好!根据你所描述的病情,患者已经出现了心力衰竭的情况,在恢复和维持期间,主要是第一,要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这样可以减低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第二,要控制钠盐的摄入,要尽量清淡饮食.药物治疗上可以选用利尿药,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使用利尿药要注意定期检查电解质,因为这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另外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纳普利等.
以上是对“请问回复期间,注意什么问题和服用什么药物?”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心肌梗死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预防其再次梗死.日常生活不要饱餐,注意气候变化,不要暴露于过冷的空气中.
1 教育患者,和看护人,了解此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护理
2 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
3.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恢复工作后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4.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
7.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一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你好,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临床表现1. 疼痛 这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有濒死之感2. 全身症状 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3. 胃肠道症状 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4. 心律失常5. 低血压和休克6.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急性心梗应住院治疗.
一,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进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可用果导).镇静.吸氧:一般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4L;镇痛药物,须注意其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及呕吐等副作用;监护:心电,血压及呼吸,心率,心律,尿量监护,开放静脉.恢复期的治疗(二级预防)(一)治疗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者宜控制饮食,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水果,蔬菜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热量30%以内,同时予以降血脂药物治疗,常用的几种调血脂药物:(1)多烯康,(2)诺衡,(3)降脂异丙酯,(4)烟酸,可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戒烟;(二)继续药物治疗,消心痛,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三)完成下列检查:核素运动心肌显像,心血池造影,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晚电位.尚有缺血心肌存在,应作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介入性治疗如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谢谢!
温馨提示:
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