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儿科多动症 → 自闭或抽动症

自闭或抽动症

保密 | 0个月 2009-10-03 09:42:50 5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我侄女.12岁.几年前,开始不愿和生人交流.不愿和同学交往,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9岁时检查有小儿抽动症.请问怎么治疗.

第一次补充提问

她不与人交流.怕见陌生人是与年龄有关还是有这个病有关.

发表于2009-10-3 10:00:56

回复区

东郭医生zj
东郭医生zj 其他 帮助网友:443称赞:3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03 09:56:59 我要投诉

      小儿抽动症,虽然是近些年来才被慢慢认识,但已经引起了广大家长及相关人士的重视.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让患儿家长正确的给孩子选择治疗手段,起不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往往是待孩子症状较为严重时才选择就医,又因为找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感到茫然.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往往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这些行为时以为是孩子淘气,没有在意,很容易被忽视病情,待症状严重时,在治疗上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初期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时,首先应带孩子进行确诊.
      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表现症状时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的检查项目为微量元素检测,美国IVA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儿童脑电图检测.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的确诊.
      通过以上途径的检测,即可有效的判断孩子是否患的是抽动或多动症,在确认后即可进入治疗过程.
      其次,要合理治疗: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对于轻度患儿,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症状较轻者,在用药1-2个月左右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控制或消失.可根据专家临床诊断建议,进行巩固,避免复发;而对于重症者,一般为多部位抽动,病程较长者(一年或以上者),依专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2个月方可有效,治疗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巩固.
      在专家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应积极配合专家,不可对孩子打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合理的做法应该是: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4,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5,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6,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7,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8,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9,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10,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11,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引起小儿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
      (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
      (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2009-10-03 10:08:59 我要投诉

      跟年龄关系不大,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类似的问题.
      尽量与他们聊他们特别有兴趣的话题,多提供他们交流的机会.
      需要长期的坚持,循序渐进.
      

0903146
0903146 其他 帮助网友:491称赞:3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03 10:19:45 我要投诉

      你好,小儿抽动症近些年来虽然已经引起了广大家长的重视,但还是不能让患儿家长正确的给孩子选择治疗手段,起不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往往是待孩子症状较为严重时才选择就医,又因为找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感到茫然.根据你的孩子的目前情况,现在就来给你以下应对之策:首先,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嗓,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其次,应该合理治疗,因为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法坚持治疗方可见效,对于重症者一般为多部位抽动,病程较长(一年或以上者),以专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2个月方可见效治疗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一,需要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或消失,并做好巩固.
      

贵阳白医生
贵阳白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74称赞: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03 10:22:26 我要投诉

      你好!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应早期治疗:一般来说,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到正规大医院咨询下心理医生另外还要排除下小孩有没有伴有其他疾病如肝肾损害,听力受损等.
       至于你您说的小儿抽动症我们要科学确诊,当发现孩子有眨眼,清桑,甩头,伴有发声等等的抽动表现症状时,应立即带小孩到正规医院检查,一般的检查项目为微量元素检测,智商与记忆力检测等.这样可更好的配合专家对患儿是否患有抽动症或多动症的确诊.确诊后要合理治疗:因为抽动症或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专家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方可见效.
       在专家治疗过程中,患者家长应积极配合专家,不可对孩子大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
       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小孩的情况尽快就医是必须的,建议你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就诊!
       祝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自闭或抽动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翱翔20091010
翱翔20091010 其他 帮助网友:106称赞:16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03 10:23:17 我要投诉

      抽动障碍起病与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运动和发生抽动,并可共存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障碍或其他症状.你侄女现在不愿和陌生人交往,那和你们家里的亲人交往怎样?她不愿和别人来往一方面可能是她因患这个抽动症,觉得她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自尊心受挫,害怕别人笑话她;不知道你侄女夜间休息怎样,白天有无坐立不安,急躁,易发脾气等,如果有可能是抑郁症,你们要带她到精神科去看医生,确定他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异常,如果是抓紧时间治疗;如果没有这些情况那可以带她到心理咨询机构去做心理治疗,生活中药多鼓励她,不要在意她的那些特殊的动作,即使你看着她那些特殊的动作令你们家人心理不舒服,也要漠视这些动作,只当看不到,多鼓励她做的好的事情;平时,让她多做些具有爆发力的运动,户外运动对抽动症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的,饮食上要注意食物搭配,营养均衡,作息要规律,尽量少玩电脑.
      

fxm168
fxm168 其他 帮助网友:853称赞:3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03 10:34:08 我要投诉

      自闭症的形成原因到现在没有一个具体的定性的说法,人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自闭症的遗传学因素,但目前所有研究都证实自闭症还与外部因素有关,如母亲在婴儿出生前的压力.还有的专家说孤独症儿童婴儿期的发汞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儿童.研究人员推测孤独症儿童可能存在汞代谢紊乱,不能正常吸收汞或排泄汞,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自闭症的主要表现: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疾病百科| 抽动症(别名:儿童抽动症)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人群 常见症状:摇头转颈 、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的连续性抽[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抽动症如何治疗 抽动症的症状 怎样确认抽动症 抽动症怎么治疗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氟哌啶醇片

氟哌啶醇片

1.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抽动秽语...[说明书]

盐酸硫必利片

盐酸硫必利片

本品用于治疗舞蹈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及老年性精神...[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