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按摩治疗时,应当慎之又慎,手法宜轻巧,柔和,决不得施用重手法.
1.松解手法:本症多有臀部(以梨状肌为中心的)肌肉的紧张,痉挛现象.故此,我们首先要在臀部紧张处施以轻柔,和缓的滚法,揉法,按法等5分钟左右,以便松解紧张,痉挛的软组织;其后,在腰背部施以中等刺激量的揉法,按法等手法约6分钟,以便达到放松腰背部软组织的作用;对腰4-5和腰5骶1间盘突出者,手法的重点部位应在腰椎3平面以下进行;对于腰3-4间盘突出者,其肌紧张区域一般集中在腰椎3以上的背下部,腰上部,故此,其手法的重点在腰椎4平面以上;最后,指压或肘压已经松解部位的夹脊穴约4分钟左右.总之,松解手法应当根据患者病痛区和肌紧张区的不同,施以针对性强的手法和目的明确地选择手法.
2.整复手法:应当在患者能够放松的基础上采用.对病症较重,使用常规手法难以成功者,可采用牵引肘推法;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以腰椎定位摇正法为主要整复手法.亦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和操作者的习惯,选用其它的腰椎整复手法.但应注意,整复手法应该在患者能够接受的情景下进行,对于处在疼痛较甚的急性水肿期患者,在应用整复手法时应慎重,若整复手法难以成功,则应在短期内停止使用,待患者疼痛缓解后再行施术,或是采用较为柔和的斜扳法.
3.患者俯卧于高枕上,使腰部能够充分暴露.医者站其侧方,以掌揉法施于被整复部位为中心的区域约3分钟;接着,在患侧采用肘压大肠俞,腰阳关或关元俞,环跳或秩边,殷门穴各1分钟,指压患侧的委中,阳陵泉,承山穴各1-2分钟;然后采用抖腰法:医者站其床后方,双手分别持握两踝部或是患侧的踝部,随即轻轻向后牵引下肢(此时小腿与床面约呈20°-45°,大腿与床面约呈10-15°左右),同时向左侧或右侧方轻轻地晃动其下肢,待感到患者腰以下的部分能够放松时,就快速地向后牵拉,并同时向上,下方小幅度地抖动下肢,但要做到抖动时的作用力直达腰部.此抖动手法应用过程的快速牵引力和小幅度地向上,下方抖动患肢或两下肢的力,是在同时和协同有序地情况下进行的,它较抖动肩关节的手法难度稍大,但原理是相同的,每次抖动2-4次.可反复施用此抖腰或抖髋的手法2-4遍.
4.当采用了腰椎整复手法中的摇按骨盆法后,再嘱患者仰卧,屈膝屈髋,双手交叉,紧抱双膝.医者一手托其颈枕处,另一手抱持双膝下或托其骶尾部,然后使患者被动地仰卧,起坐,即坐起—卧下循环进行.并且要求患者能够在仰卧位时,尽量将臀骶部抬高,并使之每卧下一次就较上一次抬的更高.此手法在进行过程中,患者的前额要尽力地向膝部靠拢.如此反复滚动6-9次.此手法适宜在患者急性期的炎症水肿基本消失,病痛明显缓解后的稳定期或是恢复期进行.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背痛.非手术治疗注意卧硬板床休息,要绝对卧床,时间2~3周.之后带腰围起床活动,但2~3个月不得弯腰持重物以免病情反复.此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不容易坚持.另外还可以进行双下肢或骨盆牵引:每侧重量7~10kg,每天1~2次,每次1小时.镇痛药/解痉药,阻滞治疗以及针灸,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急性期可给予激素,配合甘露醇,促进炎症,水肿的消退.严重则可以进行手术如:溶盘手术,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或吸出术,经皮激光椎间盘髓核切除或整形术可根据条件选用,髓核摘除手术.
您好,腰突症物理治疗的方法众多,一般医院的理疗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均有专门的物理治疗设备.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等等不一而绝.我们建议使用几种物理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比较好.按摩推拿(也有叫手法复位的),牵引和三维牵引,是现今医院最长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椎间盘膨出和轻度突出的患者,建议使用牵引,但是突出巨大或者椎间盘脱出的病人,不建议进行牵引.其他的物理治疗方法没有什么禁忌症,可以随意选择.不一定非得要进行按摩治疗的.
以上是对“有什么按摩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腰椎间突出症简称腰突症, 是一种退形性变,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等外因作用下, 致使两个椎体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向外膨出或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血管等周围组织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合并症及后遗症较多, 其中以脊柱不稳定的高发生率而对病人的危害性最大,一般常常采用非手术疗法的封闭疗法,药物疗法进行治疗.
按摩疗法, 对腰突症也要辨证施治, 虽然腰突症的首选疗法是按摩, 但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不是所有腰突症都可用按摩方法来解决.
按摩治疗腰突症时, 先用放松性适应手法, 可缓解痉挛紧张的腰腿部肌肉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如推,揉,拨,按以及按压穴位等手法.然后进入治疗性整复手法, 可松解粘连, 突出还纳, 压迫解除, 起到减压还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如辨证选用斜扳法,旋转法,后伸法,按压法.最后是恢复性结束手法, 可疏通经络, 打通气血, 促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得以恢复, 如揉,拿,点,按以及搓,擦,滚,打而结束.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