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96天了早上体温38.1度,有点轻微流鼻涕,去看病,医生开了退烧药,但忘了问怎么吃?中午12点吃了一次,现在测体温37.5度.问下退烧药晚上还要吃吗??要怎么办??
一般实在38度五左右开始使用药物,低热多饮水即可
小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首先考虑的是使用物理方法退热,因为不易发生意外和不良反应,对小儿来说是比较好的方法.在给高热小儿使用退热药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注意药物的选择:由于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小儿发热时不能服用成年人的退热药.非那西丁,消炎痛,复方阿司匹林,克感敏,安痛定片等进入人体后都必须经过肝脏代谢,然后经肾脏排泄.如果小儿服用这些药物,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缓慢,在肾脏排泄困难,势必会在体内蓄积,对肝肾形成一种化学性刺激,可导致肾脏无菌性炎症,甚至引起肾坏死.因此对不满15周岁的小儿禁止使用成人解热镇痛药.退热效果好,毒性低的药物要数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临床上常用于小儿退热,临床上常用的制剂如巴米尔,美林,恬倩,泰诺,百服宁等复方制剂中多数含有这些成分.
2,应注意掌握药量:退热剂不宜大量服用.大多数退热药通过排汗达到降温目的.如果大量服用,小儿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容易发生虚脱.
3,严密观察小儿的反应:服药后应给小儿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水分的丢失.如体内水分不足,用了退热药,机体不能产生汗液,则达不到降温目的.同时多饮水也可增加尿量,有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助于体温下降和病情的好转.注意切忌给小儿穿或盖得太多.小儿发热时手脚发凉是末梢循环不良的表现.穿或盖得太多,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继续升高,甚至引起高热抽痉.此外,还应注意个别小儿对退热药的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应立即停药.可改用中药或其它种类的退热药.以后发热时应避免使用同类药物.
4,及时查找体温不降的原因.如果用退热药后不见效,应注意是否有的小儿穿得太多,打包过紧妨碍了散热.有些小儿汗腺功能差,汗液分泌少,或体内水分不足,也会影响散热.但应注意,服退热药后体温下降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一般在服用药物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起作用
你好
根据您所描述的症状,建议还是不要给孩子吃退烧药,因为药物本身就有副作用,尤其是西药,副作用更大,下面我给您介绍几种物理退烧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借鉴.
小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小儿体温超过38.5℃,家长可采用酒精擦浴或外敷冰袋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尤其是新生儿发烧,绝对不可随意使用退烧药.如小儿体温一旦升到39℃~40℃,则应该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再用药. 吃退烧药是常用的退烧法.一般应选择小儿药品,注意用药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迄今仍为最常用的小儿退烧药,其退烧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而不良反应小,幼儿可用混悬滴剂,疗程不宜超过3天.不过3足岁以下(或体重不满16公斤)的幼儿不宜用本品退热.
布洛芬也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作用持久.适于儿童的剂型有混悬液,颗粒剂,糖浆,泡腾片,滴剂和栓剂.药物口服宜在餐后,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但24小时不超过4次.6个月以下婴儿慎用.
安乃近(诺瓦尔精)特点是退热作用强而且快,应用时要注意剂量勿过大,现本品肌注已列为禁忌.适于小儿的给药法为滴鼻法,此法应用已40余年,证明其安全可靠,尤适于家庭医疗.
双氯芬酸(扶他林,英太青)本品特点为药效强,安全性大,不良反应少.幼儿适宜应用双氯芬酸钾栓剂(凯扶兰).
有些家长总希望打退烧针,其实退烧针一般也是解热镇痛药,其作用较口服快,但维持时间亦短,即退烧快,再次发烧也快.因此,退烧针并不一定比口服退烧药好,只有在体温超过39℃以上,为防止高烧抽风时,退烧针才有使用价值.
另外,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互相并用,也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服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