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首先应该去检查找出发病诱因,对因治疗.其次,应该调整精神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治疗上来说,在患处涂0.04%的维甲酸软膏,可使病变范围缩小,网纹消退.病变有糜烂时,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悬液,在糜烂区周围的黏膜下注射,每周一次,此外,还可遵医嘱采用小剂量短疗程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1~2周为一疗程).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脾湿不运引起.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局部红肿疼痛时,可用口炎清冲剂,雷公藤多苷片等.
您好,扁平苔藓治疗
应避免能引起扁平苔藓的化合物或药物.对有瘙痒的患者,可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羟嗪或氯苯那敏,但这类药物可引起嗜睡.皮质类固醇可注入丘疹,涂于皮肤或口服,有时用其他制剂如维甲酸.对疼痛性口腔溃疡,可在饭前用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液形成止痛膜.
扁平苔藓可以在消失几年后又复发.在发病期间需要长期治疗,不发病间期不需治疗.
扁平苔藓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紫红色扁平丘疹,斑丘疹,呈慢性经过的皮肤病.发于真皮浅层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侵及口腔粘膜.皮损为多角形紫色扁平丘疹,用液体石蜡涂搽后,可见小白点及细纹,称威克姆纹.粘膜为灰白色网状损害.搔抓后局部可出现条形同样损害.侵及甲板时,甲板肥厚粗糙,有纵或横沟,甲可萎缩,缺甲或有窦状胬肉.阴茎部皮损常呈环形.病因不明.顽固难治,但愈后良好.可用维生素B 1及B 12治疗,也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疹.特点是小的散在性多角形扁平紫红色丘疹,其丘疹亦可融合成粗糙的鳞屑性斑片.常伴有口腔损害.
病因不明.某些药物(如砷,铋,金)或接触某些用于彩色照片显影的化学物质可引起与扁平苔藓相似的损害.长期口服阿的平或奎尼丁可产生下肢肥大性扁平苔藓以及其他皮肤方面和系统性损害,其他因素有肝脏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治疗要点:
无特效疗法.1.急性泛发者服用强的松治疗有效,还可服用氯喹,氨苯砜,反应停等.2.外用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无症状扁平苔藓不需治疗.如怀疑为药物或化学物引起应立即停用,抗组胺药物(如口服羟嗪25mg或扑尔敏4mg,每日4次)或许是通过其镇静作用来减轻中度瘙痒.限局性瘙痒性或肥大性损害可用醋酸去炎松混悬剂以盐水稀释2.5~5mg/ml注入皮损浅层,使损害稍隆起即可(至少间隔3周以上方可再注射).亦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封包疗法(即用0.1%醋酸去炎松霜或更强的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于睡前用聚乙烯封包,或者用丙酮缩氟氢羟龙胶布敷贴).0.1%维甲酸溶液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光滑皮肤扁平苔藓亦有效,晚间用棉签将维甲酸涂于患处,白天每天3次用强效皮质类固醇霜剂(参见第110节).对糜烂性口腔损害,于餐前试用粘性利多卡因漱洗可使症状缓解.
糜烂性口腔损害和广泛性,严重性瘙痒皮损常需用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开始时口服强的松每晨40~60mg,每周约递减1/3量).然而,停药后瘙痒又会复发,可试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隔日晨服,如病人仍有瘙痒,可应用PU-VA治疗.
其他可以用于治疗严重病例获得成功的全身疗法包括维甲酸:依曲替酯和异维甲酸,环孢菌素,环磷酰胺以及PUVA等.口腔糜烂扁平苔藓可以口服氨苯砜或环孢菌素含漱.本病倾向于自限性,但数年后又可复发.
治疗方案
1,应详细询问病史,调理全身情况.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凝胶和油膏,以及选用药膜,含片,气雾剂.也可选用10-25mg泼尼松龙,5-10mg曲安西龙,曲安奈德等加入2%普鲁卡因等量作病损区基底部注射,7-10天1次.
3,昆明山海棠,每次0.5k,每天3次,可较长期服用;雷公藤多甙片0.5-1mg/(kg?d).
4,刮治牙面结石,用棉签洗拭代替刷牙,以避免刷毛刺伤损害区黏膜.
5,用氯喹每次125mg,每天2次,注意血象变化.可选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聚肌胞,多抗甲素等
6,用氯已定漱口液或制霉菌素含漱液,局部还可用制霉菌毒药膜或糊剂.
7,中医中药治疗.
清血排毒,提高免疫力,增加均衡的营养(尤其维生素b群)才会痊愈和不复发!
以上是对“扁平苔藓有没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来看扁平苔藓可以采取如下所示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 局部治疗.(1)超声波洗牙术去除牙结石,消除感染.(2)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局部用药,安全性高,疗效好.
2 全身治疗.(1)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大面积或者多灶糜烂型扁平苔藓,多采取小剂量,短疗程方案,泼尼松15至30mg每天,口服1至3周.(2)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3)氯喹:125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血象的变化.(4)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温馨提示:
发病期间如果吸烟,可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