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性别:
患者年龄:
主要症状:牛带绦虫是会引起囊尾蚴病的吗?
发病时间: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第一次补充提问:(2009-10-13 13:37:46)
可是这位医生会,所以才会侵犯到眼睛引起眼部疾病是这样的吗?我有点被搞糊涂了!第二次补充提问:(2009-10-13 19:33:23)可是这位医生牛带条虫会引起囊尾蚴病而且会侵犯到眼睛是这样吗?到底牛带条虫会引起囊尾蚴病吗?第三次补充提问:(2009-10-14 18:44:49)各位医生我只想知道牛带条虫病会引起囊尾蚴病吗?会侵犯到眼睛吗?牛带绦虫是会引起囊尾蚴病吗?
人体是是复杂的,虽然绝大多数人不会得牛囊尾蚴病,但也不能100%的肯定说全世界上的人都不会得这种病.如果你认为极微小的概率也需要考虑,那就是有得这种病的可能.
你好!猪肉绦虫即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也叫猪带绦虫或有钩绦虫,不会出现你说的现象的,建议积极进行检查确定为宜.
囊尾蚴病是由牛带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本病世界性流行,特别是在有吃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
症状:严重感染的牛,初期可见体温升高,虚弱,腹泻,反刍减少或停止,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可引起死亡.
诊断:生前诊断,可采取血清学方法,目前认为最有希望的方法是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宰杀后检验时发现囊尾蚴可确诊.
以上是对“牛带绦虫是会引起囊尾蚴病的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猪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人体感染猪带绦虫成虫是因为吃了含囊尾蚴的生猪肉引起.而患猪囊尾蚴病是因为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因成虫寄生后引起自身感染所致.虫卵中的幼虫逸出后穿过十二指肠壁,随血流到达身体各部.幼虫经后短睫状动脉可到达眼内,在眼内约需72天发育为囊尾蚴.囊尾蚴在眼内可活2年以上,死亡后存留很长时间,眼内囊尾蚴病的诊断以囊尾蚴特有的形态及其蠕动特性为主要依据.其它各项检查对诊断价值不大.外眼囊尾蚴病往往通过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确定.眼囊尾蚴病的治疗与全身囊尾蚴病不同.近年来报道用吡喹酮杀囊尾蚴疗效较好,但有人不主张用该药治疗眼内囊尾蚴病,以免囊尾蚴死亡后引起强烈的反应导致眼损伤.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取虫的方法根据囊尾蚴所在的部位而有所不同.玻璃体内囊尾蚴可用玻璃体切割术合并吸引取虫,手术切口部位尽量接近囊尾蚴.为预防视网膜剥离,切口附近巩膜应施以电烙.视网膜下囊尾蚴手术治疗较玻璃体内者容易,疗效也高,但有时并发视网膜剥离.
牛带绦虫病是由牛带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成虫较猪带绦虫为长,孕卵节片也较之为长.人是其唯一终宿主,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后,为中间宿主黄牛,水牛等吞食后,在其体内形成囊尾蚴,人们进食不熟的带囊尾蚴的牛肉后受感染.牛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仅在鉴定患者粪便中节片后才能区分.防治牛带绦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2)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牛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中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加强屠宰场的工作,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 肉. (4)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为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及时治疗病人.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 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
人是牛带绦虫的终宿主,但不能成为其中间宿主.牛带绦虫卵如被人吞食后一般认为不能发育与产生牛囊尾蚴病(牛囊虫病),故与猪带绦虫既以人为终宿主(猪肉绦虫病),也可以成为其中间宿主(猪囊虫病)有所不同.牛带绦虫又名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无钩绦虫.成虫乳白色,长4~8m,最长可达25m.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头节略成方形,直径1.5~2.0mm,无顶突及小钩,顶端略凹入,常因含色素而呈灰色,有四个杯形的吸盘,直径0.7~0.8mm,位于头节的四角.颈部细长,约为头节长度数倍.链体由1000余个节片组成,每一节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妊娠节片约占节片总数10%,其子宫分支数为15~30 个,呈分支状分布于节片两侧,排列整齐,内含大量虫卵.妊娠节片可自动从链体脱落,常单节或数节相连随粪便排出,亦可主动从肛门逸出.由于其伸缩蠕动可将虫卵散播在粪便中以及肛门周围甚至衣裤上.逸出的节片常遗留在衣裤或被褥表面而被患者发现.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中间宿主则有牛科动物,野山羊,野猪,驯鹿,美洲驼,角马,狐,绵羊等.牛带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上部,其虫卵与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牛等动物中间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饲料后,六钩蚴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并借其小钩及穿刺腺溶解黏膜而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达身体各部肌肉内,尤其多见于头部咀嚼肌,舌肌,心肌及其他骨骼肌内,经过两三个月发育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成熟的牛囊尾蚴呈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囊状,约(7~10)mm×(4~6)mm,囊内充满液体,隔囊壁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头节.当人吞食有感染力的囊尾蚴后,在小肠受胆汁刺激,头节翻出并固着在肠黏膜上,长出节片形成链体,约经3 个月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很长,达30~60 年以上.囊尾蚴在牛肉内也可存活3 年左右.
囊尾蚴病是由牛带绦虫的幼虫-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本病世界性流行,特别是在有吃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
症状:严重感染的牛,初期可见体温升高,虚弱,腹泻,反刍减少或停止,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可引起死亡.
诊断:生前诊断,可采取血清学方法,目前认为最有希望的方法是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宰杀后检验时发现囊尾蚴可确诊.
治疗:治疗牛囊虫是困难的,建议试用丙硫苯咪唑.
预防:
不让牛吃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不让人吃到病牛肉.
(一)病原学治疗:
1,阿苯达唑 由于其疗效确切,疗程中副反应轻,故目前为治疗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显效率达85%以上.按18—20mg/kg/d,2次分服,疗程10d,脑型患者需2—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4—21d.治后囊尾蚴结节变硬缩小,囊液混浊,继而消失,内囊塌陷,节毁形,小钩子脱落最后残留纤维组织.副反应主要有头痛,低热,少数可有势力障碍,癫痫等.个别人反应较重,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脑疝,原有癫痫发作者尤应注意,也可加重脑水肿,此主要是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过敏反应所致.这些反应多发生于服药后2—7d而,持续2—3d.亦有少数患者于第1疗程结束后7—10d才出现反应.第二疗程的副反应率明显地少而轻.
2,吡喹酮 治疗囊尾蚴病有的效果.治疗人皮囊尾蚴病后,切取浪为有结节进行超微结构检查,可见虫体微绒毛稀疏不齐,肌纤维肿胀,间隙水肿,先例空泡化等改变,多于4周内死亡,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血中游离的叱喹酮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浓度为血浓度的1/7—1/5,可达到有效的杀虫作用.剂量为40—60mg/kg/d,分3次口服,连续3d总剂量120—180mg/kg,必要时2—3个月重复1疗程.副作用同阿苯达唑,但发生率高且严重,故目前多应用阿苯达唑.
(二)对症治疗:
对有颅内压增高者,宜先每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内加地塞米松5—10mg,连续3d后再开始病原治疗.疗程中亦可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以防止副反应的发生或加重.癫痫发作频繁者,除上述处理外,可酌情选用安定,异戊巴比妥钠英钠等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用0.1%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皮下注射,同时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以上是对“牛带绦虫是会引起囊尾蚴病的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