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两脚后跟疼痛
发病时间:2007年11月份
化验检查结果:少有骨刺,跟垫炎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封闭半年后又疼痛,
脚后跟痛有很多原因.脚后跟痛可能是跟骨上长有骨刺.长骨刺是引起脚后跟痛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多数人的脚跟痛是因为长骨刺后,引起了跟骨滑膜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当然还有可能是跟腱损伤,跟腱炎引起,或者跟腓,跟胫韧带等周围组织损伤等原因.且你的情况还伴有腰痛,还要考虑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另外缺钙,肾虚也会有脚后跟疼的现象. 老年人因足跟痛就诊的比较多,而且女性患者较为常见.足跟痛好发于足跟的底部以及后部承重的部位.足部长期承受人体重量及各种运动的负荷,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韧带退变松弛,或不当的长期过度运动,足部韧带的附着点容易引起慢性的累积性劳损和相应部位的骨质增生,从而产生疼痛症状,跟骨最常见.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的跟腱和跖腱膜附着部位有尖形或钩形骨性突出,大小不等.治疗方法主要应减轻局部负担,调整脚部受力,最好穿有弹性的鞋如旅游鞋,或应用“护跟”
您好: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热敷,理疗,也可以拍片确诊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以上是对“脚后跟疼痛该怎么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脚后跟疼痛保守治疗包括穿宽松软底的鞋,局部热敷,减少负重,局部注射或口服消炎止痛剂等,大部分症状可以改善;保守治疗1月改善不明显或经常复发的可以手术治疗,根据情况不同可能需要跟垫松解减压,跟骨减压,跖腱膜切断等.
骨刺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然而,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骨刺的家庭疗法一,选择软底鞋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可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二,垫上泡沫软蛰软垫可减轻骨刺对周围的压迫,可以在软垫骨刺相应的部位挖一个洞.三,热敷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四,泡脚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五,有选择的锻炼你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跟腱炎与跟腱腱围炎属慢性损伤,初期在踝关节后下部有酸,胀或轻微的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变为持续性疼痛,特点是刚开始活动时疼痛感比较明显,活动开后明显减轻,而在休息以后病情又加重,常常由于这种有规律的疼痛,致使患者提踵和后蹬动作受限.
治疗方法
1,内服:消炎痛25mg 1天2次,强的松5mg 1天3次,维生素B6片20mg 1天3次.②中药内服:夏枯草20g,当归10g,川芎10g,黄筋藤15g鹿筋30g,银花20g,一枝黄花10g,茯苓20g,生米仁,独活,川牛膝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③上方药渣加葱白10枚,松针1把,桔叶10张,煎汤外洗并同时按摩患处,1天2次.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以上是对“脚后跟疼痛该怎么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